[其他]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300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300B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宏;曹源泉;任有中;吴为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灰渣燃烬 冷却 沸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灰渣冷却炉膛串接在主沸腾炉膛之后,该灰渣冷却炉上部有一返回主炉炉膛的烟气口[10]和沉降细灰入口[9],灰渣冷却炉下部设有风管组送风装置[5],控制风速,使粗渣处于层燃状态,沉降细灰处于沸腾燃烧状态,从而使沸腾炉的溢流粗渣与沉降细灰得到进一步燃烬,降低了排渣温度,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灰渣冷却床的沸腾炉。
沸腾炉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表现在:(Ⅰ)燃烧效率欠高,它是由溢流渣的未燃烬损失以及那些无法停留于床层内的细粒可燃物损失所导致;(Ⅱ)灰渣显热损失大与因溢流渣的高温所造成的输送处理方面的麻烦;(Ⅲ)灰渣因含碳量高造成在合理综合利用方面的困难。上述的不足之处随着燃用燃料发热量的降低而加剧。
1982年联邦德国专利(专利号3112120A1)“带有灰渣冷却装置的沸腾床燃烧炉”。是考虑回收灰渣的显热损失而提出的,它是由一种主沸腾床和灰渣冷却床组成的沸腾炉,具有两个炉膛,灰渣冷却炉膛串接在主沸腾炉膛之后,主沸腾炉的溢流粗渣出口与灰渣冷却炉的粗渣入口相连,主沸腾炉有送风口〔8〕,布风板〔2〕,灰渣冷却炉膛下部有排渣口口〔7〕。
在灰渣沸腾床内为维持灰渣颗粒于充分沸腾状态,使床层风速无法低于主沸腾床层风速。因此(Ⅰ)无法停留于主沸腾床内获得燃烬的那些细粒可燃物和沉降细灰也同样无法停留于灰渣沸腾床获得燃烬;(Ⅱ)在灰渣沸腾床内,灰渣颗粒与沸腾风是充分混合的,沸腾床的出口风温无法高于排渣温度。如SZF4-13型沸腾炉的排渣温度为400℃,即使沸腾床层同样为400℃,也无法满足为提高净的回收热量所必需的条件,即高的出口温度,低的出渣温度。因而灰渣显热的可回收率是不高的。(Ⅲ)灰渣沸腾床只具有约400℃的床温,从而无法满足灰渣中可燃物燃烬的温度条件。正如联邦德国专利(3112120)的名称为“带有灰渣冷却装置的沸腾炉”不存在灰渣进一步燃烬的含义。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作了改进,提出一种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解决方案:该灰渣冷却炉上部有一返回主炉炉膛的烟气口和沉降细灰入口,来自主沸腾炉烟气中的沉降细灰从此细灰入口进入灰渣冷却炉,灰渣冷却炉下部设有网管组送风装置,控制送风速度,使粗渣处于层燃状态,沉降细灰处于沸腾燃烧状态,从而形成一个下部为层燃上部为沸腾燃烧的灰渣燃烬冷却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叙述:
图1图2为两种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示意图
图3是风管组送风装置风管开孔位置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的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它具有两个炉膛,灰渣冷却炉膛串接在主沸腾炉膛之后灰渣冷却炉上部有一返回主炉炉膛的烟气口〔10〕,空气由来自主沸腾床进风口〔8〕通过布风板〔2〕进至主沸腾床〔1〕。经过沸腾燃烧后的粗渣通过溢流粗渣入口〔3〕进至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4〕,烟气带着主沸腾床的细灰经过出口烟窗〔6〕进至灰渣燃烬冷却床,燃烬的渣经过排渣口〔7〕排出,灰渣燃烬冷却床所需空气由进风口〔8〕供给。风管组送风装置的风管间隔可为200~400mm,风管两侧小孔与水平可成10°~25°,相对于床截面积的开孔率可以是2~8%,小孔风速可为15~40米/秒。
来自主沸腾炉粗渣溢流入口的粗溢流渣与来自沉降细灰入口〔9〕的沉降细灰,借重力落入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内。由于风速低于溢流粗渣而高于沉降细灰的临界沸腾风速。使溢流粗渣与沉降细灰分别处于层燃与沸腾二种燃烧状态。并且随着溢流粗渣与来自风管组送风装置〔5〕的空气接触。以逆向流动的方式流经床层。即空气作自下而上的流动,灰渣作自上而下的缓慢流动。空气首先与已经过进一步燃烬的灰渣接触,吸收灰渣的显热。在降低灰渣温度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温度。这样也保证了在其后的流程中,燃烬度愈高的灰渣颗粒能接触氧浓度高的气流。为灰渣的调试燃烬提供条件。因此这一带有灰渣燃烬冷却床的沸腾炉的实质是在床层底部是一个回收灰渣显热的再生预热器,在其上部则是一个使用高温预热空气的燃烬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钢浮动塔板
- 下一篇:带有阻尼装置的延时自闭冲水阀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