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β-晶型聚丙烯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465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0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史观一;张景云;金禾生;曹友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零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β晶型聚丙烯生产方法。本发明的β晶型聚丙烯具有高纯度,高稳定性,其β晶型聚丙烯的含量可达85~93%,它是由聚丙烯与双组分β晶型成核剂在熔融态混合、熔融结晶所得到的,该双组分成核剂是由二元酸与周期表ⅡA族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构成。此种β晶型聚丙烯可用来制造高抗冲注塑,挤出制品、丝及微孔膜等。
本发明是关于β晶聚丙烯生产方法。
通常聚丙烯可结晶成多种晶型,α或单斜晶型是最稳定和最常见的一种,而β或六方晶型的聚丙烯含量甚少。
β晶型在聚丙烯中的相对含量是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可从下式算出:
K=H300/H300+H040+H110+H130
式中K代表β晶型在聚丙烯中的相对含量,H300是最强的β晶型(300)衍射峰的高度,H040,H110,H130是α晶型的三个最强的衍射峰(040),(110),(130)的高度,试样中不含β晶型时,K=0。
为了获得具有较高β晶型含量的聚丙烯,需要在制备β晶型聚丙烯的生产方法中加入少量起晶核作用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称为β晶型成核剂。目前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成核剂为喹吖啶(quinacridone),即染料永久红E3B。但在一般条件下,该成核剂存在下结晶得到的β晶型含量低于60%,(W.Ullmann and J.H.Wendorfy,Progr.Colloid Polymer Sci.,66,25-33(1979))。个别报道了β晶型含量可达85%(P.Forgacs,B.F.Tolochka and M.A.Sheromov,Polymer Bulletin,6,127-133(1981))。以染料永久红E3B作成核剂要得到高达85%含量的β晶型聚丙烯是比较困难的,且得到的β晶型聚丙烯产品有颜色,热稳定性差,容易转化成α晶型。日本特许公报昭57-172943报道了将喹吖啶类化合物加在丙烯聚合催化剂中,聚合后熔融挤出,在10℃/分的冷却速度下结晶,用DSC法测得其β晶型含量为63-88%。由于DSC法不是测定β晶型含量的标准方法,且该方法要求聚丙烯在10℃/分缓慢冷却的条件下结晶,与实际生产条件相差甚远,局限性很大。因此,该特许公报所报道的β晶型含量是值得怀疑的,且该产品呈红色,稳定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β晶型含量高,稳定性好的聚丙烯,同时也提供了双组分化合物作为β晶型成核剂的β晶型聚丙烯生产方法。在此成核剂存在下,可在一般条件下得到β晶型含量的聚丙烯。本发明目的还包括提供具有更高的抗冲强度的β晶型聚丙烯的制品及从β晶型聚丙烯制备微孔膜等。
本发明提供的β晶型聚丙烯,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β晶型的含量高达93%,即K值为0.93,通常在85-93%之间,这种β晶型聚丙烯无毒,其外观及色泽与原料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β晶型聚丙烯的生产方法,是将聚丙烯与双组分β晶型成核剂按一定比例预混合,再在熔融状态混合,然后使其在成核剂存在下从熔融态结晶。熔融加工温度在180-300℃之间,一般控制在200~220℃,随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或熔融指数而异,也与加工成型方法有关。聚丙烯与成核剂的熔融混合可在单螺杆挤出机中完成,可采用商品粒状树脂作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β晶型成核剂是由组分A及组分B混合而成。组分A是有机二元酸,如庚二酸,壬二酸,邻、对、间位的苯二甲酸。组分B是周期表中ⅡA族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无机酸的盐,该金属元素可以为镁、钙、锶、钡。有机、无机酸的盐可以为硬脂酸、碳酸的盐。组分A的用量在0.0001-5%(重量)范围,其推荐用量为0.01-1%(重量),组分B的用量为0.001-5%(重量)范围,其推荐用量为0.05-1%(重量),使用时A与B加到聚丙烯树脂中即可。
用本发明的β晶型聚丙烯可制造各种聚丙烯制品,β晶型聚丙烯拉伸转化成α晶型时,同时产生微孔,可制得微孔膜,各种聚丙烯制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取酒石酸的方法
- 下一篇:分散染料商品化后处理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