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丙酮缩合制备二丙酮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473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473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戚蕴石;汪仁;沈肇均;徐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志范 |
地址: | 上海市梅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酮 缩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丙酮缩合制备二丙酮醇的新方法,由于在反应过程中采用了逐步降温方法,和高效均相催化剂,使二丙酮醇的得率由通常的8~12%提高到18~20%。
丙酮经ALDOI缩合可制造二丙酮醇,反应式如下:
一般工业生产采用一步降温(10℃)的方法,温度不易控制,能耗高,生产能力低,采用的催化剂一般为固体碱,碱的消耗量大,丙酮的单程转化率低,一般为8~12%。固体碱催化剂在使用中易粉化损失,再生较为麻烦,废催化剂要污染环境。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第一,采用逐步降温法进行反应;第二,采用高效率的均相碱催化系统。本发明使二丙酮醇的单程得率大幅度提高,催化剂单耗减少,设备生产能力增高,而且过程能耗降低,使本生产方法达到较高水平。
丙酮缩合为二丙酮醇是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反应平衡向二丙酮醇移动,必须降低反应温度,但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在工业上带来生产周期过长,设备利用率低的缺点。本发明采用阶梯式降温的方式,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以较快速度达到平衡,然后阶梯式降温,再达到较低温度下的反应平衡。总反应的80%在较高温度下(如20~35℃)以较快速度完成,随温度下降,二丙酮醇的平衡浓度增加,在0℃左右,可使二丙酮得率达18~20%以上。阶梯式降温的好处还在于80%的反应热在较高温度下释放,仅用冷却水就能移去反应热,如果在低温下移去这些热量,冷冻机将消耗更多能量,而且不易控制温度,这是本发明的第一个特点。
由于本反应中的催化物种是碱,碱的浓度增高,丙酮转化率就增高,但固体催化剂中常用的碱(如NaOH,KOH,Ba(OH)2等)在丙酮中溶介度很低,故催化效果较差,就需要加入大量的固体催化剂,而且要增加它们与反应液的接触面,才能达到一定的催化效果。本发明达成一种均相反应系统,即由碱与醇配成的液体均相催化剂加入丙酮中,碱的用量极少,但它们以离子态存在于反应液中,催化效果大为提高,一般可采用沸点较低的脂肪醇,当采用甲醇时,甲醇可与未反应的丙酮共沸馏出而回收,不会混入二丙酮醇产物中。
碱可采用KOH和NaOH或二者混合调制成液体均相催化剂,催化剂中碱与醇的比例为1∶80~1∶15,它在丙酮中的加入量可在0.26~3%wt之间变动。
采用如图示流程的多级反应装置,二丙酮醇得率为13~20%。
在1号反应槽内丙酮与催化剂形成混合物,流经2~5号反应槽,每槽温度如图示控制。5号反应槽流出物进入中和槽6,在6内以磷酸中和,然后进入蒸馏塔7,分出甲醇丙酮回用,釜底得二丙酮醇。物料流经1-5的反应槽,一共反应4.5小时。
实施例1
工业丙酮300克,加入甲醇3克,加入KOH0.1克,如图1条件反应5出口处二丙酮醇得率16.8%。
实施例2
工业丙酮300克,加入甲醇3克,加入NaOH0.1克,如图1条件反应,5出口处,二丙酮醇得率16.1%。
实施例3~11
工业丙酮300克加入甲醇0.8~9克,加入KOH与NaOH如图1条件反应,5出口处二丙酮醇得率为表列数据
实施例 丙酮g 甲醇g KOHg NaOHg 二丙酮醇
得率%
3 300g 3 0.0185 0.0186 12.5
4 300 3 0.03 0.03 15.1
5 300 3 0.045 0.045 18.6
6 300 3 0.07 0.07 20.2
7 300 0.8 0.0186 0.0186 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化工学院,未经华东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烃基膦酸单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谱线不增宽快扫相关核磁共振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