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超塑性锌--铝合金工件化学镀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65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657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荫;单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闵宪智;李绍光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铝合金 工件 化学 工艺 | ||
1、一种超塑性锌-铝合金工件的化学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工序组成:(1)采用喷砂和稀硫酸浸蚀所作的前处理,(2)预电镀镍,(3)以下述镀液进行的化学镀镍:
硫酸镍 0.07~0.12克分子/升
醋酸钠 0.1~0.2克分子/升
次亚磷酸钠 0.15~0.23克分子/升
F-7增速剂 10~32克/升
(其主要成分为:丁二酸、氨基乙酸、乳酸混合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前处理中所采用喷砂粒度为100~300μm,风压为1~2.5大气压,浸蚀用的稀硫酸百分比浓度(重量%)为0.5~2%,温度为15~30℃。浸蚀时间为0.1~0.5分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电镀镍的镀液为:
硫酸镍 0.35~0.70克分子/升
硼酸 0.30~0.70克分子/升
柠檬 柠檬酸钠 0.40~0.80克分子/升
氯化钠 0.20~0.50克分子/升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电镀镍时先采用电流密度为2~6A/dm2冲镀,冲镀时间为3~7分钟,冲镀后采用0.5~2A/dm2的电流进行电镀,电镀时间为5~15分钟,镀液温度45~65℃,pH为7~8。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化学镀液的pH为4.5~5,镀液的温度为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