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83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32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民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五笔字型 编码 及其 键盘 | ||
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设计,对汉字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作者综合语言文字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提出了“五笔四型”和“字词兼容技术”等一系列新的字形编码原理,并使用26个英文字母对近七千个汉字和数量不限的词汇进行纯形编码的科学方法。同时,设计了字根键盘及一系列辅助学习的有效方法。字根体系的设计规律性强、码长短、重码少、直观易学,键盘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便于盲打、输入效率高,半天即可学会,有较好指法基础的人,每分钟可输入100-150个汉字。可广泛用于计算机汉字系统及有关设备中。
计算机在中国广泛使用的重要障碍,即汉字的计算机输入问题,被称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瓶颈。而如何采用计算机原装键盘的26个字母键,完成数以万计的汉字和词汇的纯字形编码,并设计出直观易学的高效能汉字输入键盘,则被认为是我国信息革命中的重大难题。
一九七八年前后,国内流行拼音编码或音形结合编码,皆基于汉语音素较少,汉字读音简单这一特点。虽可使用标准键盘,但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多杂,人们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很多,因而这类方案的处理字数及使用范围均受到限制。
纯读音方式,因汉字同音字太多,需不断地在屏幕上选择才能输入,不可能做到只看原稿不看屏幕快速盲打,因而效率很低,每分钟一般可输入10-20个汉字。
音形结合法,往往需要掌握读音与字形两种因素,其设计一般更难学习和使用。
整字大键盘法,不但需要制做专用设备,增加系统成本,而且几千个汉字摆在面前,找字困难,效率更低。
一九八一年香港中文大学乐秀音教授发表了使用256个键位(专用键盘)的纯字形输入方案。几乎同时,又有美国王安公司的三角编码问世。国内则有云南大学张其浚教授的60键专用键盘方案等。这些设计,都需要制做专门的中文键盘,因而使系统成本增加,难于在现有机器上普及推广。
使用标准键盘的26-36个键完成汉字的纯字形输入,则是国内外研究者追求的更高目标。
使用26个键又比使用36个键更便于盲打和提高输入效率。
一九八二年台湾宏基公司推出了“天龙字母输入法”,可使用26个字母键处理汉字。但该发明由于对汉字的规律性缺乏深入研究,与写字截然不同的拆字规则难于被人接受。如:把“目”拆成为“”,把“力”拆成为:“ ”等,同时它也缺乏多学科知识(比如工程心理学在编码和键盘设计中的应用)的综合应用,因而规则繁杂,编码长度较长。表面记忆因素很少,实际记忆因素很多。比如有5%的字作例外字编码。另外,该技术也没有解决词语处理问题。因此,“天龙方案”及其键盘设计难于走向大面积实用化,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汉字的纯形计算机输入问题。
而“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则在对一万多个汉字进行逐个拆分,对几万张卡片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汉字字根组字频度表”和“汉字字根实用频度表”,为汉字的笔划、字根、字型规定了准确的定义。在把优选出的130种字根依形分类划组建立序列的同时,又根据键位概率及指法要求,对A-Y等25个字母键进行了划区分位,使每一组字根对应一个键位,从而将一个计算机原装标准键盘,设计成为一个直观易学的中文字根键盘。利用这一键盘的字根,可以像写字一样,方便地组合出近7000个汉字和数千条(不限)中文词汇。字根键之外的“Z”键留作机动,可代替操作者一时不知道的任何字根,进行人机对话式输入法学习。
这一发明,提供了“五种笔划”及“字根拼形”两种输入方法。前者有十分钟即可学会的近期效果,后者则有每分钟可输入一百五十个汉字的高效率远期前景。因此本发明无论对于专职或非专职操作人员,都相当易学、易记、易用,从而,使计算机的汉字输入技术真正走向实用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和依据这一方法设计出的一种中文输入键盘,其特点在于完全依据汉字的字形信息,采取五种笔划或字根拼形的方式,实现汉字与中文词汇易学易用的高效率输入。本发明适用于一切大、中、小、微型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和通讯系统,并将在中文终端、中文电传、电脑打字和计算机汉字排版印刷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民,未经王永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水分褐煤干燥的整套装置
- 下一篇:单泵浦交叉棱镜腔激光振荡—放大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