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子束数字录象与折象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986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986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发;马菊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科研所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数字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信号记录与读取技术是一种数字图象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由两部分构成,电子束数字录象和电子束解析图象,二者结合在一个计算机控制下构成一个图象输入输出系统。电子束数字录象是以计算机控制下的数字图象记录。它具有极高的图象分辨率和灰度等级。电子束析象是利用电子扫描方式,进行模拟图象解析数字化输入计算机的装置。它也具有很高的图象分辨率和灰度等级。该技术可利用于高精度图象处理技术。计算机文件缩微存贮技术。电视图象至电影胶片的转换技术。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信号记录与读取技术。
在GB1458-777号的英国专利“电子束在热塑片上记录信号”中披露了利用电子束轰击热塑材料记录电视信号。电子注入热塑材料之后累积电荷形成了静电力,当加热此材料时,材料软化;材料表面将根据表面电荷的密度不同而形成深浅有别的沟槽,这些沟槽的形状是和电视信号相对应的,待材料冷却后信号则被固化。用此种记录片可以复制电视磁盘(DISC)。此种电子束记录技术也应用于图象处理技术中,做为图象信息的记录设备。但是在该项技术中电视信号的馈入是通过了复杂的硬件设备来实现的,即利用复杂的电子线路。将电视信号从电子枪高压电路引入,控制电子束的强度,电子束的强度决定了热塑材料电荷的注入量。这种电子束强度调制法的缺点是:线路复杂,控制动态范围较小,故图象层次不够丰富;记录后的图象不能直接显示要经过特制设备显示观察;这种方法不具备图象读取功能。即将图象读取为信号信息并数字化,而这种可逆功能在图象输入输出技术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般的图象输入输出设备,如飞点扫描装置等,又不具备电子束装置所特有的空间分辨率高,信号能量强,噪音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发明了:1、一种使数字图象信息在计算机控制下的电子束图象记录;2、将模拟黑白图象解析数字化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装置;3、将二者通过计算机及相应软件控制组合成了一个图象输入输出功能完备的电子束数字录象析象系统,同时配置了若干图象处理软件形成一个高精度图象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措施来实现的:采用计算机控制电子束对数字图象数据进行多灰级图象记录和对多灰级图形进行扫描,解析为数字图象数据。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将录象、析象单元同处于一个电子光学系统、同一个真空系统内。录象过程中曝光能量控制采用程序控制的时间能量调制法,由控制D/A接口的工作时间来实现。析象单元由光纤维面板、光学镜头、光电倍增和A/D等部件组成。而组成析象单元的光纤维面板一侧涂以感光材料,材料粒度小于2微米,另一侧放置被读取的图象软片。析象单元的光纤维面板置于真空室内,其余的光学镜头、光电倍增器等部件则置于真空室之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不加入复杂的电子线路,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相应接口控制电子束记录多灰级图象。而多灰级图象信息是存贮于计算机内存或相应外部设备的黑白数字信号。它是一个二维阵列:
(1)
数字录象是指计算机程序控制下依次读取图象信息Gij,Gij经D/A通道输入至电子束曝光装置控制曝光,其曝光能量:
E=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削体斗齿
- 下一篇:直井电缆通井工艺方法与通井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