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太阳电池组件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1253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253B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1 |
发明(设计)人: | 竹贞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增勇;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电池 组件 | ||
在埋设太阳电池单体的树脂背面,覆盖着防潮湿用的金属箔薄膜,并设有电动势输出框架,该框架和上述薄膜之间,夹入绝缘板,这样可以维持高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使太阳电池组件具有良好的耐湿性和耐候性。
本发明是关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构造,特别是关于电动势输出部分的结构。
在玻璃基板的受光面上,排放数个太阳电池单体,填充树脂后,背面用薄膜包封,这样的太阳电池组件的耐候性好,机械强度高,操作简便,作为室外的电源设备,能够促进它的实用化。
对于这样的太阳电池组件,为了防止湿气侵入,在树脂背面贴着的薄膜,一般都是采用氟素薄膜夹入铝等金属箔的三层薄膜。因此,在太阳电池单体上产生的电动势,从太阳电池组件里,通过电极接线柱向外部输出时,由于电极接线柱和背面薄膜内的金属箔之间的绝缘性变得不稳定,于是产生了光电转换效率显著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在太阳电池组件的耐湿结构方面,通过实施改进技术,提高背面薄膜与电极接线柱之间的绝缘性,提供一种新式有用的太阳电池组件。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为了防止湿气侵入,提高背面薄膜与电动势输出部分的绝缘性,在背面薄膜与电动势输出部分之间夹入一层绝缘薄板,这样,能够提高太阳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在更大范围里应用的可能性,从下文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当简述本发明的具体装置时,仅通过附图给出具体实例的详细说明便会清楚,因为在本发明实质和应用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进,显然只是下面详述技巧的熟练应用而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在埋设太阳电池单体的树脂背面,覆盖有带有防潮湿金属箔的薄膜,并设有用于电动势输出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该框架与上述薄膜之间夹入了绝缘薄板。
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并仅用图解法给出的附图,本发明就更容易看懂,但是本发明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是不受此限制的。
后面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太阳电池组件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附图是本发明关于太阳电池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示太阳电池组件的构造,一般地被称谓(Supcrstrate)覆盖层构造。
在由强化玻璃、透明塑料等制成的受光板1上排列几个太阳电池单体2,各单体间通过内部接线3串联连接。以树脂4填充。利用树脂4,太阳电池单体2及内部接线3,与受光板1形成一体。树脂4可采用硅酮、PVB(聚乙烯醇缩丁醛)、EVA(乙烯基乙酸酯)等。
在内装的数个太阳电池单体2中,端部太阳电池单体2与电极接线柱5连接,从而输出电动势。电极接线柱5被埋设在太阳电池单体内侧的树脂4内。同时,太阳电池单体2与电极接线柱5之间夹入由氟素薄膜构成的薄膜6。在树脂4的背面贴着背膜7,用来提高耐湿性以及耐候性。背膜7使用的是把铝箔的两面覆盖氟素薄膜的三层结构的薄膜。通过铝箔能防止湿气浸入。内膜7的外面设有用于外接线的金属框架8。金属框架8的一端延伸到树脂4内部,通过夹头9和电极接线柱5连接。金属框架8放在粘结剂10固定的接线盒11内。打开接线盒11的盖12和外部引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金属框架8与内膜7之间的绝缘性,在金属框架8与背膜7之间,夹一层厚度0.5mm的薄塑料板13,这个塑料板13分别和金属框架8、背膜7粘在一起。当内膜7的金属箔绝缘性大的表面薄膜被部分地剥离的时候,铝箔和金属框架8之间仍然保持绝缘。因此,太阳电池单体上到得的电动势,能够以很高的效率向金属框架8输出。
在本发明中,上述塑料板13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同样绝缘性的材料。
如上所说,按照本发明,由于使背膜与电动势引出部分的绝缘耐压保持稳定,所以能够维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耐湿性强,耐候性好的太阳电池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公司,未经夏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