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纺材料合成革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148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48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瓦尔特·福廷格;科特·约尔德;卡尔-海因茨·莫维泽;埃里希·法尔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罗伊登贝格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季壮;罗英铭 |
地址: | 联邦德国贝格施特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合成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无纺材料合成革,即一种特别适合于制造运动鞋和便鞋的无纺材料的人造麂皮及其制造方法,用不收缩针刺无纺材料制成,不收缩针刺无纺材料至少含20%(重量)聚酰胺纤维,纤维有三角形剖面。还介绍了生产该合成革的方法,特别解释了无纺材料的针刺、染色及球形填料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无纺材料合成革,即一种特别适合于制造运动鞋和便鞋的无纺材料的人造麂皮,同时还说明了生产这种合成革的方法。
在制鞋行业,大部分运动鞋和便鞋用牛革制造。但牛革价格波动大,且对潮气敏感,缺乏染色牢度。另外在将其进行片皮、成形的工序时是费钱费时的,生产不能实现高效率,且制成的成品也不宜在机器中洗涤。现有的高质量的合成革的无纺材料的组成纤维主要是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但其中聚酯纤维不易染色,色牢度不强,只能用于卷曲的无纺材料中。现有的用于服装、地毯栽绒和针织行业的具有三角形剖面的聚酰胺纤维,特别有利于针刺无纺布的膨松和柔软。这种纤维在R.Krcma(1970)版的“化纤材料手册”(Handbuch der Textiver bundstoffe)一书中第151页至154页有过说明。在法国专利第1439288(F.B.Mercer Ltd.)中也有所介绍。其使用范围只是服装、地毯栽绒和针织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合成革,即一种特别适合于制造运动鞋和便鞋的无纺材料的人造麂皮。作为一种代用品,它将能满足上述要求,并能用不昂贵的原材料制取。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制造本发明的合成革的工艺方法,用此法生产的产品在各种性能上,至少不次于真片皮革,而且能用简便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种针刺无纺材料合成革,专为运动鞋和便鞋之用,该无纺材料的纤维包括至少20%重量比的聚酰胺纤维,其每单位面积重量为300至2500克/平方米,厚度最大值为3毫米,且全部纤维细度均在1.5至6分特之间,其余纤维具有圆形横截面且为聚酰胺纤维和/或粘胶纤维和/或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首先述及的聚酰胺纤维具有三角形横截面和无纺材料中的每种纤维都不收缩。本发明还涉及生产这种合成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纺材料含有至少20%(重量)的三角形横截面的聚酰胺纤维,其细度为1.5至6分特,仅用针刺凝固和压缩到每立方厘米0.15至0.25克,然后用含水乳胶混合物按照通常生产合成革的方式浸渍,然后剖层、磨光、水洗和作排水处理。本发明特意避免收缩工艺处理,仅用针刺法作为凝固和压缩的手段,否则就不能制得与真片皮革实际等同的产品。
本发明之合成革的比重是每平方米300至2500克,厚度不超过3毫米。在未浸泡的针刺无纺材料中,有三角形剖面的聚酰胺纤维含量,最好其重量百分比为40%至60%,其余部分包括圆形剖面纤维,最好是聚酰胺和/或粘胶纤维,也可以有别的纤维素纤维,所有这些纤维的细度是1.5至6分特(dtex),而且不收缩。
为生产本发明之合成革,将上述成分的纤维垫+(mat)经过针刺处理,从而凝固到每立方厘米0.15至0.25克,再用生产人造皮革或真皮片皮革通常所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
按照本发明,已知的由腈基丁二烯橡胶(NBR)、subR、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组成的混合水乳胶浸渍液,除了含通常的颜料外,还含有酸性染料或金属络合染料,如果使用纤维素纤维,最好添加直接染料,在凝固和干燥时这些染料能渗透到本发明之无纺材料中,形成惊人的均匀状态,而且纤维产量也高。
已知的填充剂,如白垩和重结晶石,可以加入到浸渍混合物内,按照本发明,对工艺特别有利的改进是使用了硅酸盐基微球来代替传统使用的填充物。微球可以是空心(充气)的,或是实心的,最好采用直径为5至50微米,又以10至30微米为最佳,有这种改变就可获得一种特别象片皮似的表层,象片皮似的手感,并且用聚氨酯基粘胶粘接时可获得卓越的粘合强度。
下一步就是人所共知的剖层和磨光工序,主要地,对于黑色,要附加使用聚酰胺以及需要时还有纤维素染料来印和刷,然后进行汽蒸和干燥,下一步进行水洗,然后用含水憎水剂(an apueous water relellent agent)吸涨或喷洒。令人惊奇的是已经发现,为了这个目的而常规使用的石腊/锆盐乳化液不损伤用注射成型法连接上的聚氯乙烯和聚酰胺基底的粘接强度,甚至还有所加强,通常情况下是损伤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罗伊登贝格公司,未经卡尔·弗罗伊登贝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载橡胶弹性安全联轴器
- 下一篇:电子湿度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