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调式转轴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1501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501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泉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转轴 密封 装置 | ||
1、一种转轴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所述动密封环为弹性环,所述静密封环为刚性环,套在转轴上的一个圆柱形弹簧与一个动密封环托盘和一个弹簧托盘共同构成自紧机构,通过与所述动密封环的作用,对由所述动密封环和所述静密封环之间构成的径向密封面施加压力,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在半径上为一个具有方形轴截面或/和一个直角梯形轴截面的环,所述动密封环以一定过盈量套在转轴上,所述自紧机构用来驱动所述动密封环共同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动密封环、静密封环和一个密封地安装在转轴轴承座上的空心塞构成密封腔,在所述空心塞和静密封环之间的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静密封环由可调节机构联接在转轴轴承座上,调节该可调节机构即可调节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之间密封面的比压。
2、一种转轴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所述动密封环为弹性环,所述静密封环为刚性环,套在转轴上的一个圆柱形弹簧与一个动密封环托盘和一个弹簧托盘共同构成自紧机构,通过与所述动密封环的作用,对由所述动密封环和所述静密封环之间构成的径向密封面施加压力,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在半径上为一个具有方形轴截面或/和一个直角梯形轴截面的环,所述动密封环以一定过盈量套在转轴上,所述自紧机构用来驱动所述动密封环共同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动密封环、静密封环(空心塞)和一个密封地安装在转轴轴承座上的静环筒构成密封腔,在所述静密封环(空心塞)和静环筒之间的环形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静密封环(空心塞)由可调节机构联接在所述静环筒上,调节该可调节机构即可调节静密封环和动环之间密封面的比压。
3、一种转轴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所述动密封环为弹性环,所述静密封环为刚性环,所述动密封环和密封地安装在转轴轴承座上的所述静密封环直接构成密封腔,套在转轴上的一个圆柱形弹簧与一个动密封环托盘和一个弹簧托盘共同构成自紧机构,通过与所述动密封环的作用,对由所述动密封环和所述静密封环之间构成的径向密封面施加压力,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在半径上为一个具有方形轴截面或/和一个直角梯形轴截面的环,所述动密封环以一定过盈量套在转轴上,所述自紧机构用来驱动所述动密封环共同与转轴同步转动,在靠近所述弹簧托盘外侧一端有一个联接在转轴上的调节机构,调节该调节机构即可调节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之间密封面的比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两端面间平均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密封环径向宽度,且所述径向宽度为转轴直径的15%至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梯形轴截面的动密封环的轴截面的斜边所构成的外锥面与所述动密封环托盘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转轴的轴向移动量即可调节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之间径向密封面的比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在与转轴接触的内壁上至少有一条环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密封环和所述静密封环之间构成的径向密封面上嵌有减磨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机构中的弹簧托盘固定地联接在转轴上,在所述弹簧托盘和所述动密封环托盘上各有一个向所述弹簧方向延伸的环形翻边,在每一个所述环形翻边上开有一个键槽缺口,所述弹簧两端上所设置的方键就置入该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机构中的弹簧托盘可滑动地设置在转轴上,在所述弹簧托盘和所述动密封环托盘上各有一个向所述弹簧方向延伸的环形翻边,在每一个所述环形翻边上开有一个键槽缺口,所述弹簧两端上所设置的方键就置入该缺口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环托盘在与所述动密封环接触的方向上具有另一个环形翻边,该环形翻边箍在所述动密封环的外圆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泉,未经黄永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1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拉伸吹塑容器及其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小麦籽实皮层分离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