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硫磺芳香炮竹的制造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1596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596B | 公开(公告)日: | 1986-04-10 |
发明(设计)人: | 英柏宁;钟增培;刘建中;黎杰;冼派;黄灿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南海红旗炮竹厂;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茂略;叶贤京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磺 芳香 炮竹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硫磺芳香炮竹火药。本发明在炮竹火药中取消了传统配方的硫磺和炭粉。采用香木粉来作为可燃物质,配方中还有香料和钝化剂,并掺入适量的其他钝化剂,从而大大提高了炮竹的安全性。无硫磺芳香炮竹燃放时无硫磺硝烟味。无空气污染。并且能放出馥郁的芳香气味,其纸碎能留香4~5天,使庭宇充满芬芳。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硫磺芳香炮竹火药。
炮竹是我国民间喜庆娱乐的传统用品,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所喜爱。过去传统生产炮竹的火药的主要原料黑火药是用硝酸钾(氧化剂)、炭粉(可燃物质)、硫磺(助燃物质、粘合剂)分别研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为了增强炮竹的声响和碎纸效果,现有技术是将火药成分中的氧化剂由硝酸钾改为氯酸钾,同时掺入硫化锑和铝粉,(见《炮竹和烟花的制造工艺》,轻工业出版社,1974年)但采用这种火药配方的炮竹在生产、运输和使用中危险性较大。由于黑火药燃爆后会生成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以传统方法制造的炮竹燃放后都会产生一股令人不快的呛鼻气体。长期以来,人们都希望能生产一种没有不愉快气味的炮竹,做法是在炮竹火药中掺入一定量的香精,使燃爆时释放香气以掩盖硫磺硝烟气味的不愉快感,由于未能从根本上由火药配方中消除产生硫磺硝烟气味的根源-硫磺成分,所以其效果是有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炮竹火药配方等方面作出根本性的改革,从火药中取消硫磺成分。本发明的措施是在炮竹火药中取消硫磺和炭粉,而采用香木粉来作为可燃物质、香料和钝化剂。用氯酸钾为氧化剂,掺以硫化锑和铝粉,以提高炮竹的爆炸力。并在火药中掺入一定量的植物油、二硝基萘以提高炮竹火药的钝化度,使炮竹在生产、运输和使用时更为安全。
本发明的炮竹火药中使用的香木粉是木粉,并令其吸附适量的香精,就能使炮竹在燃放时放出更为使人喜欢的芳香气味。木粉须研磨通过100目筛孔,在40~60℃烘干,然后加入香精仔细拌匀,再通过40目筛孔。为了增强本发明的火药制造的炮竹燃放时释放的香味和使纸碎留香,使庭宇周围芳香馥郁以增添喜庆的气氛。在炮竹的纸筒上涂布留香时间较长的香精,成为芳香纸筒,并用玻璃纸封装。火药和纸筒涂布使用的香精为茉莉型香精、玫瑰型香精、白兰型香精、檀香型香精、桂花型香精等。为了增强炮竹的声、光、色综合效果,使生活更加五彩缤纷,在炮竹火药中添加有色发光剂。黄色着色剂采用钠盐(如氟化钠、冰晶石、氟硅酸钠、碳酸氢钠、硼砂),红色着色剂采用锶盐(如草酸锶、天青石、氟化锶、氯化锶、氯酸锶)。绿色着色剂采用钡盐(如氧化钡、高氯酸钡、碳酸钡),蓝色着色剂采用铜盐(如矿蓝、硫化亚铜、硫氰酸铜、金属铜)。
本发明的火药配方为:
氯酸钾 55~70%
铝粉 3~18%
硫化锑 15~24%
香木粉 4~15%
植物油 1~3%
二硝基萘 1~2%
炮竹纸筒涂布香料为:
香精 5~10%
酯类 50~70%
乙醇 20~40%
用本发明的火药制作的无硫磺芳香炮竹与普通炮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分别列于表1~6。
表1 炮竹火药差热分析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南海红旗炮竹厂;中山大学,未经广东省南海红旗炮竹厂;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连续泵浦KTP内腔倍频激光器
- 下一篇:白酒熟化新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