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固定站和活动站之间双工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1780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32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克斯·罗杰;皮埃尔·约瑟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浦灯光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新根;李先春 |
地址: | 荷兰 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活动 之间 双工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为多个固定站和多个活动站间双工无线电通信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可能使用的无线电通信信道。所有固定站信号传送是利用多路复用通信信道的第一组无线电通路,而所有移动站信号传送是利用多路复用通信信道的第二组无线电通路,第一组无线电通路和第二组通路中一个信道所组成的每一对通信通道可处理任一固定站与任一活动动站之间的双工通信。结果,已知的蜂窝状通信区域图的概念,尤其是区域单元间时间间隔分配或频率分配概念不再适用本发明,至少不适用通信过程。仍适用于信标信道。
本发明是涉及多个固定站和多个活动站之间双工无线电通信方法。一方面该方法把通信所用的一批通信信道分成两组,第一组的通信信道构成“下传”通路,它是专用于所有固定站的发送信号的通路;第二组的通信信道构成“上行”通道,它是专用于所有活动站的发送信号的通路。一条“上行”通路的信道和一条“下行”通路的信通构成了本发明方法的一对信通,每对信道能够处理任何一个固定站和任何一个活动站之间的双工通信。另一方面至少一个信标信通被用来控制上述的通信。
一般说来,本发明可应用到两个已知的无线电通信方法上去:时分多址联接(称作TDMA)型,和频分多址联接(称作FDMA)型。按照经典技术,上述两种方法常用于蜂窝状网络中,所谓蜂窝状网络是按地理区域分为许多叫做单元的基本区域的通信区域图。每个通信区域图是由预定数目的区域单元(例如等于7、9、12或16个区域单元)所组成。区域图中各单元的地理位置是有规则的和具有周期性的分布。每个单元通常是个六角形而固定站是位于六角形的中心。
按FDMA无线通信的方法,如法国专利申请书(French Patent application)第2376570号所述的那样,每个单元中固定站的发射装置是由许多窄带的发射机所构成,窄带发射机的数目等于能与该固定站通信的活动站的总数。为了避免区域图中各通信站之间的相互干涉,分配给每个区域图中固定站的通信频带是不相同的。每个区域图的固定站应具有一组信道,每个信道具有相互不同的频率,因而,每个信道被分配来用于固定站和某一个活动站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提供一种动态频率分配的方法来实现固定站与活动站之间的通信。该动态频率分配方法是在于准备了一定数量的通信信道以便所有的单元都可使用;但当由一个单元使用了其中某一信道时,则同一区域图中的其他所有的活动站都不能使用。该方法在欧洲专利申请书的第0036146号申请中已作了叙述。
按照TDMA无线通信的方法,每个区域图中许多区域单元固定站的发射机都是宽频带发射机。固定站的每个发射机都被分配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数字信号帧,信号帧的数目等于能与该固定站通信的活动站的总数。因此固定站和某个活动站之间的每次通信占据了全部通信时间中所规定的信号,帧中某一时间间隔。也可以象FDMA方式通信中动态频率分配那样准备一定数目的时间间隔来用作为动态时间间隔的分配。
也应当提及一下混合的无线电通信方法TDMA-FDMA,该方法在于分配给每个固定站一个通信频带,在此频带中的信号帧使得有可能完成与该区域单元中所有活动站的通信联系。然而,本发明的内容中将不考虑这种混合方法。
为实现双工模式通信(也就是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发送信号),活动站具有类似于上述三种通信方法的发信装置。
根据上述三种方法,将多个固定站按蜂窝状区域图形来划分主要是为了避免相互干扰现象所必需采取的措施。如果一个无线电电话信道已经分配给某区域单元,那么与它相邻的单元是被禁止再使用该已分配的信道的。上述三种无线电通信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地利用通信频谱,例如一个由七个单元组成的通信区域图,每个单元只可能利用频率的七分之一。通过减少构成区域图单元的数目,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得到增加,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数量,因而,从整体的观点来看也增加了总系统的造价。
本发明的目标是要弥补上述的这个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浦灯光制造公司,未经菲利浦灯光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薄膜升降堰
- 下一篇:双工语言传送方法及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