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虫草菌种814选育及其发酵工艺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2231 | 申请日: | 198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231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先;何国襄;叶结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正初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草 菌种 814 选育 及其 发酵 工艺 | ||
虫草菌814无毒,可做滋补品原料。菌丝含甘露醇5.7%,脂肪酸得率约1%,粗蛋白39.04%,总糖9.44%,还原糖4.75%,多糖4.69%,氨基酸共18种,总含量23.47%,游离氨基酸共26种。培养基配方:萄葡糖3%,蛋白胨0.8%,KH2PO40.1%,MgSO40.05%,消泡油0.3%,培养条件:温度26-27℃,罐压0.4-0.6公斤/厘米2,通气量1∶0.4-1∶1∶1.2v/v/分,搅拌转速约200转/分。
本发明属于虫草菌新菌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做医药原料及滋补食品和饮料的原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人工发酵进行工业化生产,以解决天然虫草资源之不足,部分或大部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本虫草菌菌种814是本所于1981年从野外采集到的古尼虫草〔Cordyceps gynnii(Berk.)Berk.〕,经子囊孢子萌发而得,经该菌无性阶段鉴定,属于拟青霉中的一种(Paecilomyces guangdongensis Huang),本菌种保藏在武汉,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 85-00-3。
本菌种进行了蔡氏(Czapek)培养基培养,斜面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菌种的形态特征因不同的培养条件而有所不同,本菌种814生长适宜条件是:(1)培养物质:葡萄糖3-5%;蛋白胨0.8-1%;KH2PO40.1%;MgSO40.05%;(2)培养温度:26-27℃,(3)培养pH值:7.5。本菌种的菌丝化学成分:(1)甘露醇含量5.7%,(2)脂肪酸得率约1%(其中亚油酸50.95%,油酸24.3%,软脂酸10.1%);(3)蛋白质、糖类的含量:总糖9.44%,还原糖4.75%,多糖4.69%,蛋白质39.04%;氨基酸共18种,总含量23.47%,游离氨基酸共26种。
本菌种814菌丝体毒性测定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LD50>30900毫克/公斤,按毒性分级标准,受试物属无毒级;(2)亚急性毒性试验:大白鼠给药前后,各组的红血球、白血球、血清谷丙转氨酶以及血浆非蛋白氮均无明显差异,心、肝、肾、脾等组织切片检查亦未有异常;(3)蓄积毒性试验:用蓄积系数法试验结果,蓄积系数K>5.3,说明无明显蓄积作用;(4)Ames试验:用TA98、TA100标准菌株,用渗入法试验,本试验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结果为阴性;(5)微核试验:未发现对小鼠骨髓细胞有致突变作用,结果为阴性;(6)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未发现有致突变效应,结果为阴性;(7)砷、铅、铜及黄曲霉素含量测定,四项均符合卫生要求。
本发明的人工发酵产品,与天然野生虫草产品比较起来,具有成本低、可以工厂化生产、能有效地解决天然虫草来源不足的优点。
实施例1
本菌种814在察氏(Czapek)培养基上培养时的形态特征是:菌落初期白色,后由于产生分生孢子,略呈粉白色,最后为灰白或银灰色,圆形。24℃培养7天直径8-12(-14)毫米,培养14天直径16-20(-24)毫米,反面中部近棕色,具环纹,边缘白色,色泽稍扩散;菌丝壁薄,光滑。分生孢子梗透明,光滑,从菌丝长出,分枝或不分枝;小梗瓶状,单生、对生或轮生,基部膨大,宽2-3微米,最窄处约0.7微米,长7.5-17.5(-25)微米,分生孢子单孢,宽椭圆形,径2.7-4.2×2.2-2.7微米,串生,长达150微米以上,具小疣。
实施例2
本菌种814在斜面固体培养时的形态特征是:菌溶初白色,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渐转呈粉白色,老后变灰色,具放射状沟纹,中央凸起,紧贴培养基部分灰棕色,有时出现绿色,在埋伏型菌丝体上常出现一种变形菌丝和大孢子,大孢子生于长圆形或卵形小梗上,单生至多个簇生,亦有侧生于菌丝体上的,分生孢子在27℃条件下培养7天的种龄,经过9小时培养开始萌发,至11小时后大量萌发,先后长出1至数个芽管,随后芽管伸长分枝形成菌丝体。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剂萃取分离高纯钇
- 下一篇:铀空心阴极放电灯及其制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