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用于联接电缆芯线和用户引入电缆的联接端子板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233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318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齐特伍斯克;迪特尔·杰克;沃尔夫冈·拉登陆;曼福雷德·马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罗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匡少波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接 电缆 用户 引入 端子 | ||
本发明的主题内容是一种用于联接用户引入电缆和电信电缆的连接端子板,具有不用焊接不用螺丝和不用剥线的具有多变空气隙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它由终端接触点和中心接触点,以及在中心接触点下边的半圆突出组成。此半圆突出的边相对于支持在底坐部分的接地棒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可以用移动接地棒来改变的。接地棒可以用转动180°的方法安装在两个不同水平的位置上,用这种方法可建立合适的保护火花间隙功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电信电缆的连接端子板,它装有不用焊接、不用螺丝,不用剥线的具有多变空气隙的连接端子-简称LAS-PLUS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板包括上盖和底坐两部分。
连接端子板被安装入电缆头盒配线中或任何其它所要的安装装置中。它们主要地被用在有用户引入电缆(DROPWIRE CABLES)到电缆芯线的分岔的场合。
从DE-PS 3,214,896中可知一种LAS-PLUS连接端子,既可用于联结电缆芯线和用户引入电缆,也可连接两种不同线径的电缆。
这种连接端子在一接触槽的中心区域包括向左右开的U型形状的第二接触槽。在U型槽的上面,该槽比U型槽的下面有更大的宽度,以用于联接用户引入电缆,其中窄的接触槽用来联接电缆芯线。
这种方便的连接端子可使两种不同线径的电缆同时被接上,该连接端子也可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端子板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多个允许用所知联接接触槽把多个用户引入电缆和电缆芯线联接起来的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子板,而且如果需要,可以提供保护火花间隙和插上过压保护盒或测试插头。
按照本发明此目标是这样解决的,这种连接端子板能够插入一定数量的成角度的连接端子对;每一对连接端子转过180°,分别由上盖和底坐部分构成的隔离室隔开。此外,每一连接端子除了包括一终端接触点外,还包括一个在其下面整体地形成一半圆突出的中央接触点,连接端子板纵向轴的中心底坐部分设置了沟槽,该沟槽包括多个具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台阶的间隔室,能适应约180°旋转的接地棒可放入槽内的两个不同水平位置的一个位置上,这种接地棒侧面的耳朵状的突出部分啮合在设置的间隔室内。
在连接端子板的底坐部分是这样处理的,能通过旋转或移动180°而占据两个不同水平的位置的接地棒被放置在底坐部分中,这样接地棒与连接端子的中心接触点上形成的半圆突出部位的间距就增加了。
设置到规定的间距后,就有了保护火花间隙的功能,在过电压的情况下保证跳火花。
本发明细节的具体解释看附图,其中:
图1是连接端子板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侧示图;
图3是图1的平面图;
图4是连接端子板的侧剖面图,
图5是图3的Z部位的详细放大图,其中移去了上盖部分;
图6是图3的接地螺丝的A-B剖面图;
图7是在其上面装配有过压保护盒和测试插头的连接端子。
图8是单个用于联接用户引入电缆和电缆芯线线的连接端子。
用连接端子板1使五对导线可分别连接用户和交换机,该连接端子件用图1至3的三个不同示图表示。
每一联接接触点2b,3b可连接两条导线,即一条粗的用户引入电缆6和一条细的电缆芯线7,尤其可从图4看出。
为了把用户引入电缆线6和电信缆7夹紧在各自的位置上并且使其消除应力,在终端接触点2b、3b的两边提供一对中心凸起固紧肋11a,11b,从图1特别是图4可以看出。
在连接端子板1的上盖11和底坐部分12上的隔离室13上设有定界槽11h,以限制用户引入电缆6插入到相应的电缆芯线区域的深处。
延长中间隔墙11e,在用来接受电缆芯线7的连接端子板1的上盖部分11的11f面上,形成保护通道11i,使得在拉动用户引入电缆6时不会因疏忽而碰动电缆芯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罗内有限公司,未经克罗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信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切割屠宰后禽类用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