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3-(2′-吡啶基)丙醇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2587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58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石先;陈茹玉;陈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惠林 |
地址: |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丙醇 制备 | ||
3-(2′-吡啶基)丙醇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亦称PGR-1,784-1,本发明是以金属钠代替金属锂制备苯基钠,然后与2-甲基吡啶,环氧乙烷等反应制备的。此法原料易得、成本低、步骤简便、周期短、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用该药进行室内和大田试验,以1克/亩的剂量即可使大豆平均增产22%,花生平均增产16%以上;产品质量均未降低,花生含油量提高0.5-1.15%。
本发明是关于3-(2′-吡啶基)丙醇的制备方法3-(2′-吡啶基)丙醇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3-(2′-吡啶基)丙醇(Ⅰ)其结构式为-CH2CH2CH2OH据文献Ger offen 2,332,429,(1974)报导,用(Ⅰ)在大豆开花初期至成熟期喷洒(用量为21.2克/亩),可使大豆增产28%。其合成方法是采用昂贵的金属锂法〔1,2〕和需要液氨致冷设备的氨基钠法〔3〕。上述合成方法收率低,亦不安全,其合成路线是:
(Ⅰ)(Ⅰ)的产率为50%左右
②氨基钠法
但到目前未见过有关(Ⅰ)商品化及推广应用的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以使3-(2′-吡啶基)丙醇的制造能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采用金属钠法合成(Ⅰ)其路线是:
用此法合成(Ⅰ)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原料消耗费用低,且步骤简单,周期短;其粗品纯度为80%以上,纯品产率达75-80%以上,以1克/亩的剂量用于大豆,平均增产22%;以同样的剂量用于花生,平均增产16%以上,且产品质量良好,花生含油量提高;对作物安全,使用方便。
实例1
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将150毫升无水甲苯,少许油酸,17.4克金属钠加入500毫升反应瓶中,加热至金属钠熔融后,搅拌成钠分散体。于20-35℃加入1-3毫升氯苯,少量丁醇,反应物渐渐变黑,然后在此温度下加入剩余氯苯(共42.0克),保温反应2小时。加热在60~70℃下滴加28.0克α-甲基吡啶,约5~10分钟滴完,继续保温搅拌0.5小时,反应物呈棕红色。在冰盐冷却下,控制在0℃以下滴加21.0毫升环氧乙烷和21.0毫升无水甲苯(约0.5小时滴完),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物呈棕色。在10~25℃之间先滴入10毫升乙醇,再加入140毫升18%盐酸进行水解;分开水层和油层,并用4×25毫升18%盐酸萃取油层4次且与水层合并。用氢氧化钠将水层的pH调至10,然后用氯仿提取,减压蒸馏收集90~5℃/0.5mmHg馏分,产品重34.5克,产率为83.8%。
元素分析 计 C% 70.07 H% 8.03 N% 10.22
实 C% 70.46 H% 8.46 N% 10.31
实例2
按上述条件和方法,扩大投料量:钠430.0克,氯苯1050.0克,α-甲基吡啶700.0克,环氧乙烷500.0毫升,18%盐酸5000.0毫升,则得产品807.0克,产率78.5%。
参考文献
〔1〕Benjamin Blank,et al.,J.Med.Cnem.,22(7).840-4(1979)
〔2〕Henry Gilman,et al.,Rec.Tray.Cnim.,69,431(1950)
〔3〕F.E.Cislak,U.S.2,789,982(19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岩体,土体,混凝土体的低频声波仪
- 下一篇:单板机穆斯堡尔谱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