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的连续化(二)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2875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55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汪锡锋;王一璐;曹正松;史耀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合成 聚碳酸酯 连续 | ||
本发明是关于光气化-界面缩聚合成聚碳酸酯连续化工艺研究,是“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申请号85102769)方法的发展。用前发明的配方和技术原则,将光气的有机溶液及含催化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的双酚碱性水溶液,经混料器入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进行连续生产。当dω≥30厘米2/秒,各节流锐孔处dω≥160厘米2/秒(d为管内径,ω为料流线速度),料流停留时间~80秒时,产物平均分子量3.5万,Mw/Mn~124,残留双酚320±20ppm。本法易于反馈自控。
本发明是关于光气化~界面缩聚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连续化的研究。本发明是“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申请号85102769,申请日1985.4.1)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系采用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来实现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连续化。
按光气化~界面缩聚“二步法”的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专利(特公昭48 41,957;特公昭52 22,089),须预先制备齐聚物的溶液,再使其与含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的双酚碱性水溶液进行反应,而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尚需半小时以上。而专利(Ger.Pat.2,410,716)中的光气化~界面缩聚“一步法”的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连续化,系针对以氯苯作有机溶剂的场合。其反应器需加泵,设部分循环回路,而配料、加料方式也相形复杂,料液在管系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分钟。喷射混合式反应器(Ger.Pat.2,305,144)时~空效率虽极高,可惜工程放大有困难,且单耗偏高;填料塔(或管式)反应器(U.S.Pat·3,133,044;Ger.Pat.2,101,700)则有效容积小阻力大,或填料材质难以适应技术要求。
本发明沿用了“一步法合成聚碳酸酯”发明的配方和技术原则,采用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以实现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连续化,全面而充分地体现了原发明的各项优点。其具体方法是:将液态光气或气态光气,溶于惰性溶剂中,配成浓度为0.7~1摩尔的溶液,即有机相;将双酚,苛性碱、分子量调节剂、催化剂和去离子水配成双酚浓度为0.4~0.8摩尔的水溶液为水相;将两相以光气∶双酚∶苛性碱=1.08~1.15∶1∶2.35~2.5(摩尔比)的比例,泵入混料器中分散混合,而后顶入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中,即可实现连续生产。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小于2分钟,一般仅需~80秒,即可获得良好结果,反应的极限温度可控制在选用溶剂的沸点以下,如选用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可达80℃,但以40~50℃为好,反应不需外部加热或冷却,靠物料自身的吸热功能来承受其放出的反应热,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以所要求分子量的高低而定,一般为每摩尔双酚加0~0.04摩尔,进料的精确配比,可依靠控制反应后水相pH值在9.8±0.5(45℃)来反馈调节;反应后废水相和原胶液体积之比大于1,以确保复相物系呈水包油型,不必酸化即可迅速彻底分层,以利原胶液进一步萃洗精制。
本发明系采用“一步法”不必预制齐聚物,其加料方式及相应设备较“二步法”成倍简化;且时~空效率成三、五十倍地提高;而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和端基特性也更有保证。本发明中反应器的结构,也比前述其它方案更为简单、有效和实用。与采用串联釜式反应器的同类场合相比较,则具有时~空效率更高、反馈自控更及时,以及同等分子量水平的树脂分子量分布更窄等优点;而且它没有转动机械故障的问题;此外,更换产品规格时几乎没有过渡性物料,开车、停车也很简便。
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系用若干个节流混合元件与管段串联而成。节流混合元件可以是细管段,也可以是锐孔件;本发明推荐使用具锥形锐孔的节流元件(或筛板),因其流体阻力较小。按本发明,在节流混合管式反应器之前还加设有混料器,该混料器应具有良好的反混及分散作用,其结构型式并不限于动态的搅拌混合式,也可以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节流混合的静态混合式,必要时还可以代之以离心泵之类的机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未经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就地测量大齿轮齿形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直接法合成苯基氯硅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