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生成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3365 | 申请日: | 198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000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文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东北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表面 乳白色 薄膜 生成 | ||
本发明是铝或铝合金表面着乳白色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使铝或铝合金经过脱脂前处理后,进行阳极氧化,生成20~40μm厚的氧化膜层。然后,在醋酸镍溶液中,于70~90℃范围内,进行10~20分钟的假封孔,接着在150g/1H2SO4溶液中,于18~20℃,施加交流电AC50Hz0.1~0.4/dm2,进行30分钟的交流电解,最后沸水封孔10分钟,即可得到均匀美丽的乳白色薄膜。
本发明是铝合金表面着乳白色的一种方法。
以前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的生成法多用Ematal法和铬酸法。但由于Ematal法使用以草酸钛钾为主的电解溶液进行阳极氧化,这样不仅化学药品昂贵,而且需要高电压,因此生成乳白色薄膜的造价高,铬酸法由于使用铬酸而易造成公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二种方法存在的造价高和铬酸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
日本公开特许JPA昭53 53536的方法,获得乳白色薄膜的特征在于将铝材表面经过常规法得到阳极氧化膜层(在10~25%硫酸水溶液中,于15~20℃温度下以10~30V直流电压进行阳极氧化10~60分钟),然后在0.1~5%硫酸水溶液中,0~15℃低温下进行高电压交流电解。该方法正因采用低浓度硫酸水溶液中交流电解,势必需要高电压交流电解(大约70~150V),才能获得乳白色薄膜。这样生成的乳白色薄膜既脆又易出现斑点剥落。另外,在高电压交流电解时,由于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需要可靠的安全措施。
还有该方法在0~15℃低温下高电压交流电解,需要庞大的冷却设备装置。由此可见JP-A-53-53536的方法,不仅耗电量大,质量不易保证,而且设备投资、环境污染、安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铝或铝合金在150g/lH2SO4水溶液中,浴温18~20℃,直流电流密度2.2~2.4A/dm2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40~50分钟,这样得到20~40μm厚的氧化膜层。然后在浓度为5g/l的醋酸镍水溶液中,浴温70~90℃下浸渍10~20分钟,进行假封孔处理。最后,在150g/lH2SO4水溶液中以铅板或碳板为阴极,浴温18~20℃,电流密度为0.1~0.4A/dm2下进行交流电解30分钟,即可得到均匀的乳白色薄膜。(见附图)
本发明可完全不用昂贵的草酸钛钾化学药品和高电压,也不必使用造成公害的危险化学药品铬酸,只用廉价的硫酸及低电压,低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简单的工艺过程,能够得到均匀、美丽的乳白色薄膜。因此,生成乳白色薄膜的造价便宜,工艺简单,便于实际应用,对于铝或铝合金的薄膜加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用本发明生成乳白色薄膜的实例:
1.铝材(1100P-H14)按上述方法进行前处理,然后在150g/lH2SO4溶液中,浴温20℃,直流电流密度2.4A/dm2下进行阴极氧化45分钟,以铅板为阴极,得到25~30μm的氧化膜。然后,浸于5g/l醋酸镍溶液中,浴温80℃下处理10分钟,最后在150g/lH2SO4溶液中,浴温20℃,以铅板为阴极,施加交流电流0.2A/dm2电解30分钟,获得均匀美丽的乳白色薄膜。
2.铝材(6063S-T5)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前处理,阳极氧化,假封孔。交流电解以碳板为阴极得到同样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未经东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接插件
- 下一篇:动态随机存取存贮器单元(dram)和生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