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复合阻尼隔振器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3709 | 申请日: | 198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709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发明(设计)人: | 勾厚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匡宗德 |
地址: | 上海市华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阻尼 隔振器 | ||
1、一种隔振器,其中包含有外壳、承载弹簧、反馈弹簧、锥楔、锥楔座、摩擦件、螺钉(15)及螺母(18),其特征在于外壳由橡胶金属件(1、7)和置于其间的定距外套(14)构成,由外套(14)和可调螺钉(10)来保证两橡胶金属件的间隔,锥楔由两组锥楔(3、4)构成,摩擦件包括两片减摩环(12、13)和不锈钢套管(8),锥楔座(9)的两个端面通过两片减摩环(12、13)夹在两个橡胶金属件中间,形成两个空腔(16、17),反馈弹簧为两只(2、6),其一端分别压在两组锥楔的锥底上,另一端分别压在两个橡胶金属件上,承载弹簧(5)为圆锥形弹簧,其一端压在锥楔座的端面上,另一端压在橡胶金属件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锥楔座(9)其外侧为圆柱面,内侧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锥面并与锥楔(3、4)精密配合,所说的两组锥楔之间留有空隙,每组锥楔由圆周方向均分的三小块构成,每小块锥楔的外侧锥面与锥楔座的内侧锥面形成一对摩擦副,其内侧圆柱面与不锈钢套管(8)形成另一对摩擦副。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空腔(16、17)是有缝隙相通的两个气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锥楔座(9)、锥楔(3、4)和减摩环(12、13)由聚四氟乙烯、铜、二硫化钼、石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3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线微差起爆器
- 下一篇:一种放置在桌面上方便读写的阅读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