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4150 | 申请日: | 198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150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尚扬;杨书田;陶伯华;杨文佩;亢维禄;王瑞琦;朱峥;孟万军;宋润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丝窄 间隙 埋弧焊 方法 | ||
1、一种采用两根沿焊接方向前后排列的焊丝,按一层两道的焊道布置方式,进行多层自动埋弧焊的方法,用于焊接板厚超过50毫米的窄间隙对接坡口的焊件,其特征是:两根焊丝的干伸长部分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形成空间交叉,焊丝〔1〕向焊接方向的后方倾斜,并斜指向坡口被焊一侧的侧壁;焊丝〔2〕垂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焊丝〔1〕的端头距所指向的侧壁的距离较近,为1.5~3.5毫米,其电弧主要熔化该侧壁的母材;焊丝〔2〕的端头距焊丝〔1〕所指向的侧壁的距离较远,为5~8毫米,其电弧主要熔化电弧下方的母材或前一层的焊缝金属;两个电弧共同形成一个熔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两根焊丝的电弧在沿坡口的一侧焊完一道之后要分别摆向坡口的另一侧,进行同一层另一道的焊接,摆后焊丝〔1〕和焊丝〔2〕的端头距坡口另一侧的侧壁的距离仍分别保持在1.5~3.5及5~8毫米的范围之内,焊敷金属以一层两道的形式连续多层地填充窄间隙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两根焊丝从坡口的一侧摆向另一侧时,焊丝〔1〕的焊嘴主要绕其垂直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为8~20°(包括其焊丝校直机构,送丝机构及焊嘴一同转动),该垂直轴线的横移量较小,为0.5~3毫米;焊丝〔2〕的焊嘴只作横移运动,其横移的距离较大,为5~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两根焊丝沿坡口的任一侧焊接时,为跟踪该侧壁的位置变化,以保持两根焊丝的端头与该侧壁的距离都在要求的范围之内,焊丝〔1〕和焊丝〔2〕在横向位置的控制上相互联动,共同根据横向跟踪导向装置检测到该侧壁位置变化所发出的信号,同步等距地进行横向位置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未经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4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