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手动式纸张装订-穿孔两用机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4726 | 申请日: | 198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49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三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桥良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征;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式 纸张 装订 穿孔 两用 | ||
主支板与底座板沿边缘铰接,主支板的背面装有一对间隔标准的冲头,底座板上有一对冲空孔洞与冲头相配合,在主支板向底座板合拢的过程中完成给一页或数页纸穿孔的工作,在不使用冲头的情况下,主支板和底座板由弹性搭钩装置扣紧成半锁闭状态。底座板上装有退纸夹具,以防穿好孔的纸随冲头一起提出,并使纸张在穿好孔后容易退出穿孔冲头。使用这种简便的钉书--穿孔两用机需简单的手工操作,便可轻易地完成纸张穿孔或散页装钉。
本发明是纸张装钉-穿孔两用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机器能把相当数量的纸张或类似散页一次装钉成册,也能在一页或数页纸张或类似散页上穿孔,孔距标准,可配以活页封面,或装入活页夹。无论装钉成册还是打眼穿孔,用手一按,便告成功。
我过去已发明过一种具有同样性能的钉书-穿孔机,叫做“双孔穿孔-装钉两用机。”这项发明刊登在日本专利刊物(Kokai)第57-121483号上。对这种钉书-穿孔机的穿孔部分的夹纸装置,我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设计是,在装穿孔冲头的主支板和开有孔模的底座板上各固定一块永久磁铁,这样,上下两块金属板能被永久磁铁吸引而合拢。由于是磁性吸力,主支板和底座板即可合拢,又可利用杠杆作用将两者分开。第二种夹纸设计是,在连接主支板和底座板的铰链轴附近装置紧压式夹纸凸板。
第一种使用磁铁的设计,仅由磁铁提供的磁性吸力不够大,因此除磁铁外,还需在磁铁周围装一由薄钢片制成的磁轭。这种磁轭装置既麻烦,又会增加生产成本。
第二种设计,即在紧靠底座板支轴处安装紧压式夹具的设计,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个问题是,把需要穿孔的纸张插入底座板与主支板之间,有时纸张会滑出夹具,在穿孔时使纸张破损。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夹具必须是紧靠铰链轴,钉书部分抬起时,底座板分量加重,有时会同主支板分离。
这项新发明的目的,便是既要提供具有上述性能的钉书-穿孔两用机。又能克服以上提到的各种弊端。
这项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使这种钉书-穿孔两用机在穿孔过程中尽量不损坏纸张,能将纸张固定在底座板上而不会被提起来,主支板从底板上扬起时,纸张便能很容易地退出穿孔装置。
根据本发明制作的手按式钉书-穿孔两用机,可装钉纸张及类似活页,钉书部分和穿孔部分装在同一构件上,钉书部分包括:主支板-即钉书部分基座,其一端装有钉窝砧座;框式书钉匣,其前端为连续输送书钉部分,其尾端由一根横轴固定在主支板的尾部;按钉盖板,装有推钉架和压钉条,可连续将框式匣中的书钉压送出去,在钉窝砧座上按扁,此盖板也固定在连接框式匣和主支板的同一横轴上。一对穿孔冲头安装在主支板背面的两端,砧座是在主支板的正面;底座板的一边装有合页,同主支板相连,这样主支板便能开启自如,合起来能盖上底座板,打开便能进行穿孔使用;在底座板上装有冲孔凹模垫,上有冲孔,可接受冲头并与之协调动作;紧挨冲孔的部位各装有一个退纸夹具,可将穿好孔的散页同冲头剥离开来;弹性扣栓装置包括两部分,分别装在主支板和底座板上,位置对称,便于使用,其作用是将闭合状态的主支板和底座板锁在一起。
请阅读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上述各组件的详细说明,同时参阅附图,便可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性质,用途及其它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设计透视详图,其中主支板相对于底座板处打开的位置;
图2是侧视图,两用机处于未工作状态;
图3是弹性扣栓的放大剖视图,包括一个耳形钳夹和一个啮合部件,处于闭合状态,即图1和图2所示两用机的弹性扣栓部分;
图4同图1一样,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设计透视一详图,主支板相对于底座板处于打开的位置;
图5是两用机侧视图,处于未工作状态;
图6是两用机另一透视图,带有盖板与框式书钉匣,两者可迥转到两个相互正交位置,图上的盖板和框式匣与主支板处于可进行压钉操作的垂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桥良,未经三桥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梨糖偶酰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管式直线运动用支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