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打印机色带的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4871 | 申请日: | 198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027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家坂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刘征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色带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是一种打印机的色带驱动机构。打印机有一个机头和色带,打印机机头能向左或向右地移动,而色带只能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在打印机头的传动轴和色带的驱动轴之间,配置一个齿轮系,它使色带沿着所需要的方向移动。该齿轮系包含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支承这对齿轮的摆动支承臂。这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总是和安装在打印机机头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而这对齿轮总是交替地有一个齿轮与色带连接并操纵色带移动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本项发明与驱动打印机色带的驱动机构有关。
很多常规的打印机都使用色带打印出字符和文字,打印时色带在打印机头和压纸卷筒之间移动。色带由一齿轮系的输出力矩驱动;此齿轮系由装在打印机机头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驱动。因为打印机机头必须忽左忽右地往复运动,主动齿轮也就会相应地正转或反转。由于色带只允许朝着一个方向移动;要使色带在一个恒定张力的作用下不断地移过已打印过的部份,因此传输力矩齿轮系的配置方式就比较复杂。上述这种常规的齿轮系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刊物No.58-158285号上有所透露。在本说明书的图6上也有所表示。在图6中,齿轮系包含一行星齿轮机构和两排彼此分隔的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作为太阳轮的主动齿轮100和臂104所带动的作为行星轮的齿轮102。行星齿轮102既可以和位于这一排上的齿轮106相啮合;也可以和另一排上的齿轮108啮合。齿轮106通过中间游轮112和从动齿轮110相啮合,而齿轮108却直接和从动齿轮110啮合。轴114是和色带连接的。用这种配置方式,当主动齿轮按图上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从动齿轮110的旋转方向也用实线箭头示出。当主动齿轮100按图上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行星齿轮102能沿着行星轨道移动过来和齿轮108相啮合,齿轮108依次和从动齿轮110啮合并使它按图上虚线箭头表示的方向旋转。通过这种啮合方法就可以看出即使主动齿轮100旋转反向,而从动齿轮110总是保持旋转方向不变。
常规的色带驱动机构至少需有6个齿轮,这些齿轮构成一个行星轮机构和两排齿轮,而且必须把两排齿轮配置在行星轮的两侧,相应地所占的空间较大因而限制了设计时的选择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齿轮数可以减少的打印机色带驱动机构,相应地安置这些齿轮的空间位置也可以减少。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打印机机头和作往复运动的打印机色带它们的驱动机构包含有:一个和打印机机头相连接并受机头运动所操纵的第一级齿轮,它的旋转方向可随打印机机头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一个和色带连接并驱动色带移动的第二级齿轮;一个中间齿轮系,它用于把第一级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第二级齿轮并使得第二级齿轮只向着一个方向旋转。按照本发明的内容,中间齿轮系包括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与一个支承这对齿轮并允许摆动的支承臂,这对齿轮和支承臂的布置方式应能使这对齿轮中的一个齿轮总是和第一级齿轮相啮合,它的两个齿轮中交替地有一个齿轮和第二级齿轮相啮合。
按照本发明带动色带的驱动机构的齿轮数最少为4个,和以往技术即驱动机构最少需6个齿轮相比,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占用空间。
图1是打印机简图,图中表示出打印机机头和色带之间的相互关系。驱动机构在图中未画出;
图2是驱动机构齿轮系的原理图;
图3是点式打印的一个例子;
图4是驱动机构齿轮系原理图的另一个实例;
图5是图4所示齿轮系反方向旋转时的原理图;
图6是先有技术驱动机构齿轮系的原理图。
参看图1,打印机10,它包括打印机机头12;色带14;和压纸卷筒16。纸18能垂直于附图纸面方向卷过压纸筒16。要注意,虽然打印机10的机架未画出来,但对于一般熟悉此技术领域内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板材和其制备方法,及用该板材制备的容器
- 下一篇:摆锤式自动充气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