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从蒲黄中提取降脂有效药物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101985000004933 申请日: 1985-06-19
公开(公告)号: CN85104933B 公开(公告)日: 1987-11-11
发明(设计)人: 张壁姿;刘发锦;周志宽;王福云;晏华惠;陈振中;杨永华;杨晓惠;朱绍维;柳克玲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湖南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建国
地址: 湖南省长沙***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蒲黄 提取 有效 药物 方法
【说明书】:

一种从蒲黄中提取降脂有效药物的方法,它是利用中药蒲黄经醇提、浓缩、低温放置后取上层脂溶性部分(A),A溶于乙醇,调酸硷度、过滤、回收滤液而得到一种降脂有效药物(A3),将A3与熟菜油混合后压成软胶丸。也可将A硷化,乙醚萃取,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洗脱,共分得31烷醇、β-谷甾醇等八种成分。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具有明显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用于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血症,且耐受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属于从蒲黄中提取降脂药物的方法。

中药蒲黄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干燥花粉的统称。有关蒲黄的降脂作用见于文献的多达数十种。但以工业化生产做成制剂用于临床的只有几种。一般是将蒲黄用乙醇提取后,用总醇提取物压片用于临床。杨永华和徐也鲁等人(杨永华等:中草药,14卷1期11页,1983;徐也鲁等:上海中医杂志,2期46页,1983)指出的有关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均是采用蒲黄的总醇提取物压片后用于临床。其方法简单,临床上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不足之处。第一,这种方法制备药片,病人服用量较大,没有充分利用蒲黄的有效部分,无形中造成了原料的浪费。第二,未进行严格的空白对照和阳性药物对照。也就是说,在临床上进行蒲黄制剂观察时,未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如安妥明)对照组,更没有采用双盲法。因此,临床试验欠充分。第三、大都采用的是粗制剂或某一溶剂的提取部分,尚未见从蒲黄降脂有效部位中分离降脂有效单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蒲黄中提取降血脂药物的方法。简化药物的生产工艺,提高蒲黄的综合利用率。其药物明显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用于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血症,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以市售中药蒲黄为原料。其方法是先将蒲黄用水湿润,然后投入多能提取罐中,加3~5倍量乙醇(80~95%)加热回流提取3~4次,每次1~4小时。将各次提取液过滤,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回收的乙醇可反复使用),并浓缩至浸膏状,生药量与浸膏的比例为1∶0.7~0.9。

制备的浸膏趁热放出后,在0~10℃下放置1~2天可分层,分为上、中、下三层,分别称为A、B、C三部分。上层为脂溶性部(A)、中层为水溶性部分(B)、下层为醇提取物沉淀部分(C)。为使A分层完全,第一次取出A后,再可加热溶化,低温放置。

在制备药物时,取出上层脂溶性部分A(B、C部分可留作他用加入3倍量乙醇(80~95%),加热溶解后,再加入过筛(100目/吋)的生石灰粉,100克A浸膏加4~6克生只灰粉,加时充分搅拌,pH7-9。放置1~3小时,然后加硫酸调整pH4~5,加酸时充分搅拌,放置4~5小时,滤取上清液。下层沉淀再用1~3倍量乙醇(80~95%)洗2~4次。过滤,合并各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浸膏比重0.93~0.98,便得到蒲黄降脂药物(A3),A3得率为生药量的3~4%。

本发明所用的熟菜油是取市售菜油入锅中加热至油面冒淡淡的青烟为止。即为炼熟的菜油。油得率为85~95%。

本发明剂型制备时,是将炼熟的菜油放入A3中,菜油与A3的比例为1∶1.1。两者混合时要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70~90℃,充分搅拌后自然冷却至30~35℃。将上层溶液分出,即为药料。将药料于软胶丸生产机上压制成软胶丸即可。

取蒲黄脂溶性部分(A),放入含10%KOH的乙醇溶液中(A与硷液的量为1∶3~8),搅拌至溶化,放置24小时后用乙醚萃取4~6次,合并乙醚萃取液,用蒸馏水将乙醚萃取液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过滤,回收乙醚,便得乙醚萃取物(A1),得量约为A的14~17%。

取A1适量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洗脱,各部分洗脱液经硅胶G薄层析,展开剂用正己烷∶乙酸乙酯〈8∶2〉,显色剂用氯磺酸∶醋酸(1∶2),喷显色剂后用电吹风加热显色,将具有相同斑点的部分合并。用无水乙醇或乙酸乙酯多次结晶,得到31烷醇、β-谷甾醇等八种成分。此八种单体成分,均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标准品对照等方法而确证。药理实验证明:31烷醇、β-谷甾醇是降胆固醇及降甘油三酯的主要有效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未经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