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层绝热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6548 | 申请日: | 198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54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琴;王爱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振**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绝热 | ||
一种多层绝热,属于绝热技术领域。该多层绝热仅由镀有高反射率金属的聚酯薄膜组合,无间隔层。聚酯薄膜为涤纶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丙烯薄膜等。高反射率金属膜为Al、Cu、Ag、Au等辐射率在0.06以下。该多层系统具有良好的绝热效果,重量轻、体积小、强度高、工艺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绝热技术领域,这种多层绝热系统用于冷、热真空夹层中间,可用作各种低温液体容器的绝热,特别适合飞行器热控使用。
已知飞行器广泛使用多层绝热进行热控,用量较大。根据航天工程特点,常用的多层系统是以镀有高反射率金属的聚酯薄膜作辐射屏,用纤维型材料(布、纸、网等)作间隔层所组成。减轻热控材料的重量有重大意义。常用的方法是尽量采用薄的材料制作。薄的聚酯薄膜在镀金属时工艺上会遇到困难、即容易发生皱折、漏镀等。薄的纤维型材料强度很低,极易破碎,造价高。这些全是由于选用薄型材料所引起,因此用减薄用材厚度的方法,来达到减轻热控用材的重量是有一定限度。
亦有采用皱折的单面镀金属聚酯薄膜来组合多层系统,无间隔层。这种方法虽能使系统的重量得到明显减轻。但皱折时会使反射膜遭到破坏,辐射率增高,系统的辐射隧道效应增加,使系统的绝热效果降低。
上述问题未能得到满意解决。
本发明人注意到聚酯薄膜本身导热率低,可起间隔层作用,又具有良好挺度,不易相互接触。因而提出仅用单面或双面镀有高反射率金属聚酯薄膜组合多层系统,不用纤维型间隔层,也不皱折。可避免上述各种不利情况发生。由于无间隔层该多层系统的重量得到显著的减轻,约一半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系统具有良好的绝热效果,与其他已使用的多层系统(用纤维型材料作间隔层的,皱折的等)绝热效果相近。系统的重量显著减轻、体积缩小、强度高、工艺性能好、多层系统由单一组份组成,使用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1是用10微米厚的涤纶薄膜、进行真空连续镀铝、镀单面或双面、辐射率在0.06以下,用这种材料组合。该多层系统在10-5毫米汞柱真空度下测得绝热性能如下:
1.在相同条件下各种类型多层系统的绝热性能示于表1。
从表1中的数据看出各种类型的多层系统绝热效果相近。无间隔层系统重量得到明显的减轻。每单层每平方米重约15克,体积小,每单层厚度10微米。由单一组元组成,使用方便,成本低。
2.辐射屏数目不同的多层系统绝热性能示于表2。
从表2中数据看出,两种系统最佳辐射屏数目均在23以上,在相同屏数条件下,它们的绝热性能相差不大,再次表明纤维型间隔层对改进系统绝热性能作用不大,反而增加系统重量。
3.在有侧向热损失的情况下,有间隔层和无间隔层两类多层系统的绝热性能,示于表3。
有侧向热损失时,两类系统的绝热效果均有所降低,但无间隔层的系统绝热效果降低的较少,表明该系统侧向热损少。
各种系统的绝热性
表2 各种辐射屏数目系统的绝热性
冷面温度 热面温度 传热系数 有效导热系数
系统组合 屏数 ℃ ℃ kcal/m2·h ·℃ kcal/m·h ·℃
双面镀铝涤纶 34 22.7 117.9 0.133 8.21×10-4
膜+KT-231 23 25.0 117.5 0.136 8.42×10-4
尼龙网 13 27.2 115.6 0.166 4.24×10-4
双面镀铝涤纶 34 21.5 116.4 0.133 2.5×10-4
膜,无间隔层 23 23.7 117.0 0.133 2.5×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信号记录和再生设备
- 下一篇:多层绝热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