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电解池的电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6624 | 申请日: | 198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62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世古真臣;竹村礼谷;宫森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池 电解 装置 | ||
多电解池的电解装置是由多个单元电解池所构成,每个单元电解池在电解装置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其内压高于大气压,上述多单元电解池是串联联接并与多块电流导板接通供电,在相邻的多单元电解池之间和/或每块电流导板和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装配刚性多触点导电装置,从而在相邻的单元电解池之间和/或每块电流导板与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建立牢固的电连接。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多电解池电解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多电解池电解装置,该装置适用于从含水碱金属氯化物溶液中电解产生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氯气。本发明的多电解池电解装置是由多个单元电解池构成,每个单元电解池包括具有一个阳极的阳极室和具有一个阴极的阴极室以及阳离子交换膜,该交换膜用来将所述的单元电解池分割成为所述的阳极室和阴极室。每个单元电解池在电解装置工作过程中,其内压要保持高于大气压。将所述单元电解池串联起来并通过多个电流导板供电,在相邻的各单元电解池之间和/或每个电流导板与该处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装配了一种刚性多触点导电装置,因此在该装置相邻的各单元之间和/或每个电流导板与该处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实现电连接。
采用本电解装置来电解碱金属氯化物的例子包括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锂,从商业的观点考虑,所有这些例子中,电解氯化钠最有价值。关于含水氯化钠溶液的电解作用,本发明将在下文中作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电解装置不该只限制用于氯化钠。
众所周知,用于含水氯化钠溶液的离子交换膜电解装置通常包括两种类型的电解装置,即:单极系统和双极系统的电解装置,关于这两种类型的电解装置,在此之前人们已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改进。
例如,关于双极系统的电解装置,有一种推荐的装置,其中采用爆炸焊接方式将相邻的单元电解池的侧壁熔接起来从而在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实现了电连接(例如,可查看美国专利NO。4,111,779),还有一种装置,其中在电解装置中相邻的单元电解池之间插入簧片,从而提供了其间的电连接(例如,可查看美国专利NO.4108752),另一种被推荐的装置中单元电解池是由塑料制成的,而且相邻单元电解池是借助于螺栓和螺母实现电连结(例如,可查看法国专利NO.2,551,234),还有与之类似的电解装置。
关于单极系统的电解装置,曾提出过这样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将多个铅棒插到电解池中来施行配电(例如,可查看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52-153877),以及另一种电解装置,其中,降低电解装置的导电面积并直接将导电板和每个电极的终端部分连接(例如,查看美国专利NO.4,252,628)。
在此之前,所提到的被推荐的各种电解装置进行了改进以及能适用于盐水中离子交换膜的电解。可是,由于它们存在这些缺点,这种装置装配要求手续复杂,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的电接触电阻较大,电解池的电流密度不均匀和生产该装置的费用很高,因此它们仍然不能满足要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常用电解装置由于存在着单极类型单元电解池和双极类型单元电解池之间不能交替互换的缺点,因此按照电解装置的类型必须分别地制备很多相应类型的单元电解池。
另一方面,在电解装置工作过程中如果能保持电解池的内压力大于大气压时,就可以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量(例如,可查看美国专利NO.4,105,515)。如果仍然用具有上述提到的各种缺点的常用电解装置,尽管导电时保持电解池的内压大于大气压,但由于采用了加压电解池实际上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电解池电解装置,在该装置中,相邻各单元电解池和/或每个电流导板与该相邻单元电解池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小,而且这些电解池中的电流密度相等,装配容易,以及生产费用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电解池电解装置,可以容易地以双极型或单极型的形式来制成这种多电解池电解装置,而且所用的单元电解池对双极型或单极型是通用的。
对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和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本技术领域的熟练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下列详细使用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结合附图得到清楚的了解。
图1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表示通常被用作为图1的实施例的阳极室和阴极室的一种电极室单元形式的简图,是在电极部分地剖开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