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连续肉状组织的蛋白质产品挤压机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6640 | 申请日: | 198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64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若宫祜喜;藤冈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辛哲生;曹广生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组织 蛋白质 产品 挤压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食品原料的挤压机的模具,特别是以脱脂大豆粉和高水分动物肉这类的蛋白质为原料,可以生产出组织连续类似肉的并经过成型的食品,模具开口长度设定在模具开口直径或厚度的15至40倍。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续肉状组织的蛋白质产品挤压机的模具,特别是利用诸如脱脂大豆粉,高水分的动物肉等蛋白质原料,生产组织连续的肉状食品所用挤压机的模具。
食品加工有很长的历史,这在18世纪下半叶的出版物中可以见到。在其历史初期,挤压机用来进行食品的脱水处理或榨汁处理。随后,这种挤压机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到食品的加工和成形方面,把食品原料投入挤压机的螺杆部分,以使原料在向前输送的同时受到揉搓和加热,食品原料由挤压机的模具挤压出,成为单个形的最终食物产品。
挤压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轴型的,另一种是双轴型的。双轴型挤压机根据它的啮合方式和两个螺杆的旋转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成几种型式。
迄今,挤压机仅被看作对食品原料进行压缩、揉搓、膨胀和形成大块加工的机器。然而现在挤压机可以被看作进行混合/揉搓、剪切、融合、杀菌、化学反应、形成大块、成形等诸如此类加工的不寻常的设备。
传统的挤压机如图1至8所示。最简单式样的传统挤压机示于图1,其中:标号(2)标明了一个食品原料进料漏斗,即将原料(1)送到由适当的驱动装置(未表示出)转动的螺杆(4),这样,随着混合、揉搓和融合,依靠螺杆(4),原料(1)通过料筒(3)被送到压模(6)的出口处,由于混合/揉搓所产生的自身加热效应的螺杆(4)导致的原料(1)的剪切过程,或者是在料筒加热器(没表示出)外部加热的影响下,原料(1)融合在一起。然后,这样加工过的原料(1)由压模(6)的开口挤出,成为挤压成形的成品(5)。顺便说一下,螺杆(4)的前端是锥形的。图2所示的挤压机带有一个温度控制套筒(7)、料筒(9)的外圆周有液体通路(8),因此,料筒(9)的温度由在通路(8)中流动的液体控制,套筒(7)中的液体温度受到控制。另外,在图中:标号(10)表示一个螺杆,标号(11)表示模具上的许多开口,标号(12)表示螺杆(10)的前端部分,前端部分(12)加工成半球形。
在图3和4中,所示的双轴型挤压机具有能强制输送原料的料斗(14),这台挤压机还带有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杆(13),(13′)。标号(15)和(15′)相应地表示螺杆(13)和(13′)的前端部分,每个前端部分(15)和(15′)都是圆锥形的,另外,在图3中,标号(16)表示模具的一个开口。
在图5和6中,所示的另一种双轴型挤压机具有两个模具开口(20)和(20′),在这个挤压机上:标号(18)和(18′)表示相互啮合的螺杆;标号(17)表示一个料筒;标号(19)表示具有两个模具开口(20)和(20′)的模具。
顺便说一下,图8所示的模具(6′),具有一个矩形的狭缝模具开口(27)。另外,在图7中的字母l表示“模具开口的长度”;图6中的字母d表示“模具开口的直径”,图8中的字母T表示“模具开口的厚度”。
在传统的模具(6)中(或者(6′)等等),模具开口的长度l达到模具开口直径d或厚度T(下文中为简化叙述过程称做模具开口直径d)的10倍。
模具开口的长度l10倍于模具开口直径d的原因在于,至今由挤压机加工而且易于成形的快餐或类似食品主要是用淀粉类原料制作,因此,这类食品易于成形并能生产出连续的产品,即使模具开口的长度较短或最初并不需要生产连续的产品而只要颗粒状产品。
近来,借助双轴型挤压机优良的原料传输性能,试图生产肉状连续产品或进行高水份食品原料的挤压加工。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模具开口长度l为其直径d的10倍的模具用于脱脂大豆粉食品的加工中时,所产生的最终产品不可能是连续形状的,其最终产品经模具挤压成颗粒形状。
在高水分原料的情况下,其加工温度经常超过水的沸点。这样,在蒸汽压力的影响下,原料从模具喷出,不可能生产出连续的产品,因此,产品的组织结构会断裂,失去其产品组织结构中存留的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电解池的电解装置
- 下一篇:立式辊碾机分级器及控制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