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强度改性铺路沥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7558 | 申请日: | 198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137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普·索马斯·塞尔弗里德格;约翰·B·莱奥纳德;帕特里克·K·克兰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姆克里特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大建;唐跃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改性 铺路 沥青 组合 制备 方法 | ||
1、在较低路面固化温度下,形成高强度改性沥青膏铺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本上可溶的增强剂溶解于基本上未风化或未氧化的流态沥青膏中,这种沥青膏既非乳化物亦非稀释物;上述增强剂包括有机锰和有机铁的化合物,并以此在沥青膏中提供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增强剂用量应使溶液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组合的浓度约为沥青膏的0.015%至0.5%(重量),
(b)将所述沥青膏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按这种形式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与粒料混合成铺路组合物。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强剂包括一种或多种可溶于沥青膏中的含选自钴与铜的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增强剂用量应使金属离子组合浓度约为沥青膏的0.015%至0.5%(重量)。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增强剂高温下溶解于基本上未风化或未氧化的沥青膏中。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条件为温度至少100℃。
5、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沥青膏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按这种形式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同至少85%(重量)的粒料混合成铺路组合物。
6、按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说增强剂溶解于沥青膏中就按这种形式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同至少85%(重量)的粒料混合成铺路组合物。
7、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金属化合物中的阴离子源于选自羧酸、酮、磺酸盐与磷酸盐的有机化合物。
8、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阴离子源于羧酸。
9、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阴离子源于具有约1~30个碳原子的羧酸。
10、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沥青膏的特征是25℃下的针入度小于约600,60℃下的粘度大于约65泊。
11、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增强剂是有机锰与有机铁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沥青膏中基本上是可溶的,其中有机锰化合物的浓度足以使沥青膏中锰离子浓度达到沥青膏的约0.05%至0.25%(重量);而有机铁化合物的浓度足以使沥青膏中铁离子浓度达到沥青膏的约0.01%至0.15%(重量)。
12、在较低路面固化温度下,形成高强度改性沥青膏铺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本上可溶的增强剂溶解于基本上未风化或未氧化的流态沥青膏中,这种沥青膏既非乳化物亦非稀释物;上述增强剂包括有机锰和有机铁的化合物,并以此在沥青膏中提供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增强剂用量应使溶液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组合的浓度约为沥青膏的0.05%至0.25%(重量),
(b)将所述沥青膏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按这种形式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与粒料混合成铺路组合物。
13、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强剂包括一种或多种可溶于沥青膏中的含选自钴与铜的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增强剂用量应使金属离子组合浓度约为沥青膏的0.005%至0.25%(重量)。
14、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增强剂高温下溶解于基本上未风化或未氧化的沥青膏中。
15、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条件为温度至少100℃。
16、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说沥青膏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溶液按这种形式并于加热条件下直接同至少85%(重量)的粒料混合成铺路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姆克里特国际公司,未经凯姆克里特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7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减小峰值幅度的多态正交调幅系统
- 下一篇:陈列品冷藏柜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