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固体自润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7628 | 申请日: | 1985-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628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地址: | 北京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润滑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适用于制造无油自润滑轴承、摩擦副配偶件和高级密封环等。其特点是材料由两个组分组成,第一组分由金属Ni、Co包覆润滑剂石墨、MoS2等;第二组分由Ti、Zr、V、Ta、Cr、W的碳、氮化物与Ni、Co、M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构成。制造方法采用了先进的电火花烧结工艺。因而获得了强度高、韧性好和摩擦系数低的自润滑耐磨材料。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制品及其制造工艺。
在高温、调整负载下运转的无油自润滑轴承、摩擦付配偶件、高级密封环等部件及材料均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润滑性。
在以往的技术中,曾有人把石墨和二硫化钼(MoS2)的粉剂直接混到金属粉末中,试图利用粉末冶金烧结成型工艺制取高性能的润滑材料,结果都不理想。近年来又有人采用金属包复石墨的方法用来制取自润滑部件,未得到满意结果。众所周知,石墨和MoS2对金属的润湿性很差,把石墨和MoS2粉剂作为原料,烧结成型后强度很低。无论是在冷压或热压烧结成型中,经过较长时间高温烧结过程,石墨、MoS2将会氧化。即使镍包复石墨,利用普通烧结成型工艺也得不到较好的效果。日本专利昭58-17819发明了一种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它由两种组分构成:第一组分由MoS2、WS2单体或复合体润滑剂和Cu、Fe、Ni、Co、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构成;第二组分由第四、五、六付族金属或其碳化物、氮化物(第六付族氮化物除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构成。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0∶20~20∶80。该复合材料采用热压成形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强度高、润滑性优异的自润滑材料及其相应的制造方法。
根据上述意旨,本发明所设计的复合自润滑材料由强度高的硬质相、结合牢固的粘结相和均匀分布的润滑相组成。使各种特性融合于一体中,成为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因此在成分的设计上,选用硬质合金材料为基体,如以一定纯度和颗粒度的TiC、Ni和Mo的混合物作为基体成分;另外加入Ni包复人造石墨或Ni包复MoS2。根据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和使用条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酌情改变成分的配比或成分。当要求材料有较高的强度时,可适当增加基体的量;当要求提高润滑性时,可增加润滑剂的量;要求提高韧性时可增加Ni的含量。若材料在真空条件下使用,可增加MoS2的量或加入WS2等。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固体自润滑材料由两个组分构成。第一组分由金属Ni、Co包复固体润滑剂石墨、MoS2、WS2、WSe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包复粉末构成;第二组分由第四、五、六付族金属的碳化物、氮化物与Ni、Co、M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构成。第一组分中,包复粉末的金属与润滑剂的重量比为2∶1~4∶1;第二组分中,碳、氮化物与Ni、Co、M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重量比为3∶2~9∶1。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0∶90~30∶70。所用原料为市销粉末,其颗粒度一般为1微米到几十微米。
固体自润滑材料是采用电火花烧结工艺制备的。过去通常采用的粉末冶金冷压或热压成型工艺,均有不足之处,即使对于热压成型来说,由于烧结过程中,在高温和长时间作用下,润滑剂易于氧化和分解,且润滑剂的含量较高,严重地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火花烧结工艺除具有快速和高效率的特点外,在保存固体润滑剂和获得高致密的材料方面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对于包复粉末,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具体制造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滤器
- 下一篇:从低酚棉棉籽中提取蛋白质和油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