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上双台刨煤机作业的机械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7956 | 申请日: | 198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787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煤炭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国胜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采煤 工作 面上 双台刨煤机 作业 机械化 装置 | ||
一个面采煤的机械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1),铠装运输机(9),与铠装运输机相配合的第一台刨煤机(11)及第二台刨煤机(14),该装置包括支架顶梁(3)和底座(5,5′)之间的平板组合体(12),而且它延伸到该工作面的全长度,第二台刨煤机(14)是装在该平板的前面,每个平板是通过至少一个千斤顶(16,17)连接到对应支架底座上。每一个平板(12)是通过至少一个除上述千斤顶的被动千斤顶(15),与平板一翻转千斤顶(18)一道连接到对应支架上。另外,每个平板沿长度方向由相互铰连且使它们彼此摇动的两部分组成。该装置能够实现全自动开采。
本发明涉及采煤工作面上进行开采的机械化装置。它适用于在一种疏松煤层上长壁开采。
长壁开采通常利用一种齿滚刨煤机或一种煤犁式刨煤机。
齿滚刨煤机是装配有滚齿的鼓形装置。这样的齿滚刨煤机一般从煤巷道的全高度来开采。当煤层是硬的或中等硬的和有适当粘性的时候,这种技术是最适用的。
煤犁式刨煤机是装配有一些刀子的刀组装置,并且是在平行于煤巷道延伸的轨道控制下往复驱动的。所述的这样刨煤机例子记载在Victor Vidal先生“采矿”(Exploitation Des Mines)著作的第一卷283页。这种刨煤机用来开挖出煤层中底层的截口,这种挖出的截口足够获得煤的天然分离直到达到一充分稳定的煤层,它构成了截面拱顶,在截面拱顶下,支架的顶梁附着在上面。剥离煤开采适合于在陡角上的狭煤层和不很硬的煤。
在实际开采中,开采装置本身是与一系列支架和在支架前面沿着平行于煤坑道而提取所有采出煤的输送机相联合的。
上面提出的两种技术当煤坑道或截面拱顶在支撑支架前头有坍塌的倾向时是不适用的。例如在煤斗工作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这些煤层一般坍塌入拱顶,以致压崩现象趋向于扩张到煤层的顶层。为了开采这样的煤层,必需在支架前面人工地放入木制的支撑框梁。这种操作需要用风镐或爆破来移去煤以便提供木头和支撑材料构成的空间。因此只有煤层的一部分才能用齿滚刨煤机或煤犁式刨煤机来开采。与无坍塌倾向煤层所获得的生产率相比木制支撑的非机械化位置会导致生产率大大降低。进一步来说,这样的人工作业是艰巨的和危险的。
在采煤的坑道中为了自动地防止不受控制的下落物的危险,用保证采煤工作面符合煤天然斜角的角度下的一种方法来开采,人们已经提出这种建议并且实际试验过。当煤开采工作面是初开出时或用顶梁延伸能容易地产生时这种斜角是可以利用的。意思是指当齿滚刨煤机或煤犁式刨煤机在别的地方操作时候,从煤层工作面或由顶梁支撑部分的前面拱顶的疏松物质将不会落到和掩埋位于支撑支架前面的铠装装煤运输机。
在疏松煤层中这种技术的实际试用已经失败。疏松煤层的天然斜度那时可以小达35°。进一步来说,此系统的几何尺寸就意味着必须也考虑到煤层工作面的纵向斜度和煤巷道前进方向的煤层斜度,它可以是一种向上倾斜的一种斜度。然后为了保证天然斜度的稳定性需要延伸到前进方向的顶梁的附加长度就将会很长以致达到翻倒支架的危险,而这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支架将不再是牢固的。
当开拓地下坑道通过疏松地层时,于工程前进中通过在巷道铺设平板来把天然斜坡高度分为两个基本上相等的部分,这种方法有时也能解决上述相同的问题。因此在不需要支架的顶梁过分外伸情况下,要获得两种天然稳定的半斜坡也是可能的。
当煤层是疏松的时候,本发明推荐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在采煤工作面上全自动开采和支撑。
本发明为采煤工作面提供了采煤的机械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一铠装运输机和一与上述铠装运输机相联合的第一台刨煤机,这个装置还包括在该装置前部位于支架的顶梁和底座之间构成金属平板的改进的一种平板组合体,并且它延伸为全工作面的长度,以及装配在该平板前沿的第二台刨煤机,构成金属板的平板中的每一块是通过至少一个千斤顶与对应的支架基础相连接。
每一个千斤顶最好是液压传动的。
该装置有如下的功能:
1.金属平板能阻止可能发生在从前探梁前沿到支架的顶梁间的任何突然下落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煤炭公司,未经法国煤炭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联接件
- 下一篇:环氧乙烷烯水溶液的浓缩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