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圆筒式电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8383 | 申请日: | 1985-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383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奥野满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开关 装置 | ||
一种圆筒式电开关装置,包括:安装在空心圆筒中且由动触头和静触头组成的主触头和类似的且与主触头并联导电的辅触头;一个可转动地与主触头的动触头连接的主杠杆和一个其一端可转动地与辅触斗的动触头连接的副杠杆;以及主、副杠杆联动的连杆和驱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式电开关装置所使用的驱动装置,该装置是通过一个连杆机构移动主、辅动触头的。
在这类公知的电开关装置中,如图1所示,检查孔2通常设在圆筒1的圆周上,以便可以观察安装在圆筒1内的主触头3或者辅触头4。目前,这类开关装置的尺寸已经被减小。为了减小圆筒的直径口和各圆筒之间的距离L,沿线B-B的方向布置检测孔2是必要的,线B-B相对于线A-A倾斜一个预定的角度,并且沿线A-A方向各圆筒均匀排列。在其上述情况中,为便于观察,最好沿排列检查孔2的线B-B,在圆筒1中安装主、辅触头3和4。
如图2和3所示,主触头3有一个主静触头5和一个主动触头6。而辅触头4有一个辅静触头7和一个辅动触头8。主、辅触头的静触头5和7导电地与导体9连接。导体9用绝缘支承件10与圆筒1绝缘,并通过绝缘支承件10支撑在圆筒1上。主、辅触头3和4的动触头6和8分别与静触头5和7相对,并与连杆机构13连接。连杆机构13安装在连杆箱12中。连杆箱12用绝缘的空心圆柱11与圆筒1绝缘,并通过绝缘的空心圆柱11支撑在圆筒1上。连杆机构13有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由箱12支撑的固定轴14上的L型主杠杆15,和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由箱12支撑的固定轴16上的L型的副杠杆17,主杠杆15的一端通过连杆18和它两端的连接销轴19和20与主动触头6的一端连接。副杠杆17的一端通过连杆21和它两端的连接销轴22和23与辅动触头8的一端连接。主副杠杆15和17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4、25和连接销轴26、27和28,与绝缘的且伸进绝缘的空心圆柱11内的驱动杆29连接。该杆29与未画出的驱动装置连接,并将驱动装置发出的驱动力传递给连杆机构13。
在上述公知的电开关装置中,如图2所示,当绝缘的驱动杆29由驱动装置向下拉时,主副杠杆15和17分别地按逆时针方向绕固定轴14和16转动。于是,主辅触头的动触头6和8通过连杆18和21向左移动,从而打开主辅触头3和4。另一种情况,当驱动杆29向上移动时,主副杠杆15和17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动触头6和8向右移动,于是,关闭触头3和4。
在这样的电开关装置中,为减小圆筒1的尺寸,最好按图3所示那样安装主触头3和辅触头4,包围主辅触头3和4并且与它们的外表面相切的圆周30的中心大约位于圆筒1的轴线上。然而,为了支撑固定轴16,连杆箱12向下延伸,固定轴16是副杠杆17的转轴。因此,圆30的中心与箱12底边之间的距离L1大,增大了连杆箱12的尺寸。另外,为了保证圆筒1与连杆箱12之间的电绝缘,它们之间的间隔也必须比预定的长度长。因此,这种公知的电开关装置存在圆筒内直径大,增加圆筒尺寸的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的公知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式电开关装置,它的驱动主辅触头的连杆机构是紧凑的,从而减小圆筒的尺寸。
针对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筒式开关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空圆筒中的一个主触头,该触头由主动触头和主静触头组成,一个安装在圆筒中的辅触头,该触头与主触头并联导电,并且由辅助触头和辅静触头组成,一个主杠杆,它可转动地与主触头的主动触头连接,一个副杠杆,在它的一端可转动地与辅触头的辅动触头连接,一个连杆用来可转动地支撑副杠杆的另一端,使主杠杆和连杆相对于圆筒可转动支撑的装置,使主杠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说的副杠杆可转动地与主杠杆连接,这使得副杠杆在主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图1是圆筒式电开关装置的典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公知的圆筒式电开关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Ⅲ-Ⅲ线的横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圆筒式电开关装置的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Ⅴ-Ⅴ线的横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燃料喷射离散燃烧内燃机
- 下一篇:一种祛痰剂的制备过程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