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活性炭生产用复合活化剂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8721 | 申请日: | 198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721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雄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生产 复合 活化剂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生产活性炭的复合活化剂,它由氯化锌、氯化镁、氯化钠三种成分组成。采用这种复合活化剂生产活性炭,其工艺过程与设备与原有氯化锌法生产相同,但其活化最终温度可降至460℃左右。它除保留了氯化锌法生产工艺的原有优点外,还大大降低了氯化锌的挥发量,从而降低了氯化锌的总消耗和减轻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属林产化学工业技术。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是将各种原料所制成的炭经过活化后获得的。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活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氯化锌法和水蒸汽法两种。参见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国外活性炭》一书。氯化锌法与其它活化处理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产品得率高,原料中80%左右的碳可被利用。但因其所需活化最终温度高达550~700℃,导致活化剂-氯化锌在高温下大量挥发。增加了氯化锌的总消耗和对大气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降低活化最终温度的复合活化剂配方,以降低氯化锌的挥发量,从而降低氯化锌的总消耗和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复合活化剂,是由普通工业用氯化锌(ZnCl2)氯化镁(MgCl2,6H2O)和氯化钠(NaCl)三种成份组成。这三种成份的配比按重量计为:
氯化镁(MgCl2.6H2O): 20~35%
氯化钠(NaCl) 1~3%
氯化锌(ZnCl2) 62~79%
使用以上复合活化剂后,原有氯化锌法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不变。其活化最终温度控制在450~460℃左右。
复合活化剂法生产活性炭,除保留了氯化锌法工艺的原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由于活化最终温度低,故加热时间平均可缩短40%左右,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2、氯化锌的挥发量低,氯化锌的总消耗量可降至每生产1吨活性炭为消耗氯化锌0.1~0.2吨以下,显著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
3、可使用高含水率的原料,当相对含水率达40~50%时,仍能保证制得优质活性炭产品。
4、活性炭的质量优良,稳定、粉状糖用炭指标可达到或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颁LY216-79标准中781型A类1级炭的标准。
使用复合活化剂及使用复合活化剂后的生产工艺过程参数实例如下:
复合活化剂配比按重量计为:
氯化镁(MgCl2.6H2O): 23%
氯化钠(NaCl) 2%
氯化锌(ZnCl2) 75%
复合活化剂水溶液的波美度为58B′e/60℃。重度为1.7克/毫升,PH值为4,使用原料为杂木屑。其含水率为38%左右,以复合活化剂中氯化锌与绝干木屑之比为3左右的条件,将复合活化剂与原料相混合。搅拌15分钟或静置4~20小时后,移至平板式炭化。活化炉上加热,炭化温度为140~200℃;活化最终温度为460℃左右,在此温度下保温20分钟左右,经出炉降温,回收复合活化剂,除铁、烘干和磨碎后,即可制得符合要求的成品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沸腾炉轻烧菱镁矿石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合成带有酞侧基的新型聚醚醚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