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钢水脱硫的处理剂及钢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2210 | 申请日: | 198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21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公一;金子敏行;八百井英雄;麻生诚二;尾花保雄;高浜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汝巽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水 脱硫 处理 方法 | ||
用于钢水脱硫的处理剂,其中脱硫在反应室(1)中进行,该反应室衬有以MgO为基的耐火材料,该处理剂的组成为CaO,CaF2,和MgO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含有重量为10-60%的MgO,重量比{(%CaF2)/[(%CaO)+(%CaF2)]}×100%为20~80%。处理剂借助于惰性气体载体喷入钢水(7)中,并向基本不含炉渣(8)的钢水液面上部上浮。组成基本为CaO和CaF2的另一种处理剂也可以先于和/或后于前述的处理剂而喷入,以便减少夹杂物。惰性气体也可以在前述的一种或两种处理剂加入以后注入。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在以含氧化镁的碱性耐火材料为衬的反应容器内对钢水脱硫的处理剂和用于在此种反应容器内的钢水的脱硫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减少钢水中夹杂物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剂和一种可以在有效地脱硫的同时又能防止反应容器的侵蚀的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减少以上所述夹杂物的有效方法。
近来,对钢材的必要性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严格要求特别集中在管道材料上,此种材料必须具有抗氢脆断裂的性能,集中在用于海洋工程设备的、必须具有抗层状断裂性能的材料上。为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使钢水中的硫(以下简称为“S”)含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此外,必须减少气体组分,例如,氮(下文称“N”)和氢(下文称“H”)以及以氧化物为基的夹杂物。
脱硫方法大致分为生铁水脱硫和钢水脱硫。前者在生铁水的处理过程中进行,而后者在将生铁水精炼成钢水的过程中或在其后进行。为炼出具有超低硫浓度的钢,这些方法必须综合应用。
钢水脱硫通常是利用气体载体将氧化钙和其它组分的混合物或钙合金喷入盛在钢桶中的钢水中。这种方法属于喷入法,其特点是利用喷射过程引起钢-渣间的强烈的搅拌所导致的炉渣和钢水间的强烈化学反应。这种脱硫方法是以炉渣和钢水之间在强烈搅拌下的反应为基础的,其缺点在于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炉渣的回磷现象,而且,脱硫剂中含有的合金组分如铝合金的回收率变低。此外,在处理过程中钢水温度降低相当大,以及由于强烈搅拌液面不能保持无搅拌状态;结果钢水必然要从周围气体或炉渣吸收气体组分,如H,N等等。所以,当需要熔炼低氮钢或低氢低氮钢时,如用作板材的钢,采用喷射法生产的钢必须再经脱气处理,例如,RH(循环除气)或DH(升降处理)处理。附加过程如RH或DH导致钢水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在转炉或类似设备中必须使钢水过热,以补偿在附加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因而,由于过热而不可避免地增加钢水在转炉或类似设备中的处理时间。另外,过热还经常使钢水的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为克服上述缺点,最近已经发展了一种同时脱气和脱硫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脱硫剂与气体载体同时注入真空室内的钢水上升流中。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本申请人在日本未实审专利公报№60-59011中指出的方法中揭示了用小单位重量的处理剂生产具有超低硫含量和低N、O和H含量钢水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脱硫剂加入到钢水中,主要的脱硫反应在上面具有炉渣的钢水液中完成,同时炉渣基本上不因脱硫剂的加入而被搅动或流动。以上所述具有超低硫含量和低N、O和H含量的钢水可以使用一种处理剂来生产,该处理剂中含有至少20%,最佳为40%(重量)的CaF2,其余主要是CaO。
本发明人对日本未实审专利公报№60-59011所公开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日本未实审专利公报№60-59011中所用脱硫剂虽然具有高脱硫能力,但是,由于CaF2含量高达20%或更多,会加剧常用于钢水反应室的含MgO的碱性耐火材料的侵蚀。这种耐火材料由氧化镁,氧化镁-碳,铬-镁氧化物或白云石,尖晶石单独或以混合物形式制成。因此,超低硫钢在这种精炼室中频繁进行处理时,会使反应室的寿命缩短及耐火材料成本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