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次成粉铅粉机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3024 | 申请日: | 198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02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源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源初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煤炭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卫民;方抗美 |
地址: | 安徽省淮南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铅粉 | ||
本发明一次成粉铅粉机,是一种制造蓄电池用铅粉的设备,亦可用来制造红丹粉。本发明改进了已有技术,仅用一个铅锅,锅腔内装有固定在横轴上的两组搅捞翅、联接在立轴上的粉碎片组成的搅拌粉碎装置,由一双速传动系统驱动。使用时注意控制搅捞翅转速为6~10转/分,粉碎片转速为200~800转/分。使粉碎片在由两组反向同速运转的搅捞翅搅起的液态铅中高速旋转,将铅块自动化的一次成粉。从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清除污染。
本发明是一种制造蓄电池用铅粉的设备,亦可用来制造红丹粉。
国内现有的制造铅粉或红丹粉的设备有两种。一种是半机械化操作的铅粉机,由电炉、粗粉锅、细粉锅、搅拌装置传动系统组成,须经五道工序才能制成铅粉。1.将铅块放入粗粉锅加热熔化,经搅拌逐渐氧化而初步形成粗粉,每次只能生产20公斤左右,就必须停机。2.人工捞粉放入容器。3.人工运到筛粉处过筛。4.将筛过的粗粉或粉团,人工装上细粉锅顶。5.经细粉锅二次氧化和粉碎成细粉。此设备生产铅粉,大部分工序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序不连接,效率低,铅粉尘的污染严重,有毒铅粉易导致职业病。另一种制造铅粉的设备是球磨机,主要是也用熔铅锅先熔铅,经铸球机铸球,再投入球磨机球磨成粉,工序也较复杂,能源消耗大,生产的铅粉粉质不纯,含有杂质并保证不了铅粉的粒度。目前国外较先进的制造铅粉的设备是美国的巴顿式制粉系统(参见美国1985年工业蓄电池生产技术资料),其主要原理是用负压风,吹制成粉,这种设备也有两个铅锅,即熔铅锅和反应锅,能源消耗较多,同时结构复杂,管道繁多,维护和检修问题也多,并且价格昂贵,进口一套制粉系统要花费相当人民币30万元以上的外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有一个铅锅,锅腔内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的搅捞翅和一个粉碎片的一次成粉的铅粉机。以简化现有铅粉制造技术的复杂工序,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轻铅污染。
本发明一次成粉铅粉机,其技术特征是只有一个铅锅,尚有锅腔、搅拌粉碎装置和双速传动系统。锅腔可由上罩和腔底组成。锅腔内,搅拌粉碎装置可由固定在横轴上的两组搅捞翅与联接在立轴上的粉碎片组成。双速传动系统可由减速器、一对相同的齿轮、链轮传动装置及皮带传动装置组成。使用本机,最好将搅捞翅的转速控制在6~10转/分,粉碎片的转速控制在200~800转/分。这样,工作时,在双速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两组搅捞翅作反向同速慢运转,把溶化的液态铅搅起,在高速旋转的粉碎片作用下,液态铅在从锅罩上风口进入的自然空气中一次形成铅粉。合格的铅粉由出粉口输往集粉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只用一个铅锅,锅有投料口,免得停机加料、捞粉,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生产。特别是采用简单而又多功能的搅捞翅捞粉,粉碎片同时粉碎,打碎粗粉或粉团,综合了捞粉、过筛、二次成粉等五道工序,将铅自动化的一次成粉,因而能源可节省一半,提高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且在集粉器后配有逆向喷雾灭尘装置,达到无铅尘污染的效果,保证了铅粉生产工人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铅粉机锅腔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铅粉机搅拌粉碎装置及其传动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锅腔(15)由上罩(4)和腔底(3)组成,腔底(3)下部有孔(17)。锅腔(15)的上部为圆柱状空间,下部为一半球状空间。腔底(3)旁边有投料口(2),其下是电炉(1),溶化的液态铅可从铅锅(16)中通过孔(17)流入腔底(3)内。
图2中,横轴(5)沿径向穿入锅腔(15),它的一端直接装有一组搅捞翅(6),另一端装有轴套(7),另一组搅劳翅(6)就固定在轴套(7)上。搅捞翅(6)外形尺寸与腔底(3)内空间相适应,其上均布着许多直径为2~8毫米小圆孔。沿上罩(4)的中垂线装有立轴(11),其下端装有粉碎片(8),它位于横轴(5)上方两组搅捞翅回转形成的上半球空间中,其外形尺寸与此空间相适应,以免发生运动干涉。粉碎片(8)上均布着许多与搅捞翅(6)同样直径的小圆孔。本机由双速传动系统驱动。皮带传动装置的皮带盘(18)联接在立轴(11)上端,带动其高速旋转。减速器(9)通过链轮传动装置(14)与横轴(5)相连;同时,减速器(9)还通过一对啮合的相同齿轮(13)带动链轮传动装置(14)与轴套(7)相连,使得两组搅捞翅(6)作反向同速运转。上罩(4)顶部有进风口(12)和出粉口(10)。工作时,搅捞翅(6)的转速最好控制在6~10转/分,粉碎片的转速最好控制在60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源初,未经钱源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碳空冷锰硼贝氏体钢
- 下一篇:拖拉机动力传递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