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3638 | 申请日: | 198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18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高良;堀家茂一;田中健治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熊谷组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石小梅;王彦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成型 模板 | ||
一种用于混凝土成型的模板,包括一个第一层薄片(12),它能允许浇注于模板内的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通过此第一层薄片,但能阻止混凝土流过;一个第二层薄片(14)粘结于第一层薄片(12),它允许多余水分吸收入第二层内;板材(16)固定于第二层薄片(14)上。由于第二层薄片(14)的存在,第一层薄片(12)能提供多余水分通过的途径。多余水分的通过途径。由第一层薄片(12)与板材(16)之间的隔板(24)来给予保证,该隔板可代替第二层薄片(14)或与第二层薄片(14)同时存在。
本发明关系到混凝土成型所用的一种模板。
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或类似工程的混凝土,其含水量如恰够混凝土中的水泥的水化作用,将是很理想的。然而,由于此种低含水量混凝土的流动性很差,它将不能填充所浇注空间的所有角落。因此,混凝土的用水量常超过水泥水化所需要的量。
众所周知,为使混凝土成型,用塑料、钢或木材制成的模板形成一个空间,而混凝土即浇注于其间。因此,浇注于由模板形成的空间内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含有过量的水。
含有大量多余水分的混凝土,在浇注后早期强度增长较慢,因而延缓了混凝土工程。此外,所浇注的混凝土在干凝过程中有较大的收缩。因此,成型的混凝土易于开裂,所以,不能得到耐久和防水性能优良的高质量混凝土。
而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有空气气泡。一部分气泡在混凝土中自然上升,或者当混凝土仍处于流动状态时,在振实过程中气泡逸出至大气中。余下的气泡则留在混凝土内部,或位于混凝土表面,形成空穴,这也将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与防水性。
目前,已提出一种模板,它能尽可能多地将混凝土内的多余水分及气泡排出,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日本所公开的专利第137136/1977号中所公布的此种模板,包括一种有许多穿孔的板材,该板材上面粘结一层或多层过滤薄板,该过滤薄板由只能通过水分而不能渗透水泥颗粒或类似物质的材料制成。
混凝土浇注于过滤薄板所形成的空间内,混凝土中所含的多余水分以及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入的空气可经由过滤薄板与板材上的穿孔排出模板以外。
现在,如同日本所公开的专利中描述的,当只有单层过滤层时,该过滤薄片(或当有多层过滤薄片时,最内层的过滤薄片)与该板材相接触,并与该板材相粘结,但板上穿孔部分除外。当有多层过滤薄片时,这些薄片也相互粘结,但相应于有穿孔的部位除外。
因此,浇注的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及空气通过该穿孔排出模板以外,该穿孔面积只占该过滤薄片或该板材总面积的一部分,因此,多余水分和空气的排出量是较少的。所以,在混凝土凝固以前仍处于流动状态时,所能排出的多余水分与空气的数量是显然有限的。
为大量减少未排出的剩余水分和空气,考虑过增加该板材上的穿孔数量。然而,这种增加穿孔数量的做法,使该板材难以保持抵抗压力所需的强度,亦即由该浇注混凝土作用在该板材上的侧压力。同时要使板材具有更多穿孔并保持抵抗侧压力的强度,板材的材料必须有较大的尺寸或厚度以及较大的材料强度。然而,前者将使模板重量增大(而模板应尽可能轻些);另一方面,后者将使混凝土工程的安装费用增加,而它在工程实施费用中是必须予以节约的。
同时,在日本所公开的专利第43528/1985号中,描述了一种模板,即将一种具有渗透性及吸水性的多孔材料粘结在一种金属板上的此种模板上,浇注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顺着该多孔材料排出模板之外,而空气则通过多孔材料中的孔洞排至大气中。然而,该多孔材料由于用胶粘剂粘在金属板上而堵塞了部分孔洞,使多余水分与空气的流通途径受限制,因而减少了水和空气的排出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模板,它能在短期内大量排出浇注混凝土中含有的多余水分与空气,同时不至清弱支承一层或多层薄片板材的强度,也不需要板材有较大的厚度或特殊优良的材料强度。
按照本发明制作的用于混凝土成型的模板,包括一个与混凝土接触的第一层薄片,该薄片允许多余水分通过,但阻止混凝土的通过,一个第二层薄片附着在该第一层薄片上,以吸收该处之剩余水分,同时,一块板材附着在该第二层薄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熊谷组,未经株式会社熊谷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