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移动床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4137 | 申请日: | 198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13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善明;汪树华;严志远;陈向群;贾成宴;齐福来;汪树华;严志远;陈向群;贾成宴;齐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善明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永兴 |
地址: |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活性炭 吸附 解吸 装置 | ||
1、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包括吸附段和解吸段的反应塔及相应的加热、冷却、干燥、溶剖回收和活性炭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在钢结构的矩形吸附-解吸塔内设有多级炭槽组装而成的串联、分段的S形倾斜阶梯状的活性炭移动床;炭槽的连接和转向是用固定在吸附-解吸塔内壁的炭封槽实现的;吸附-解吸塔用密封隔板,自上而下分隔成吸附段、加热解吸段和干燥、冷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其特征是组成移动床的炭槽是由插板和支承板所组成,插板上下两端直接插入炭封槽中与其连接,支承板插在插板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其特征是炭槽的倾斜度,与水平面成65~80度夹角,支承板与水平成45度夹角,炭槽的宽度为0.1~0.1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说的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其特征是吸附和冷却段的炭槽,在气流流出一侧设有档炭网,档炭网的内层为不锈钢丝网,外层为粗铁丝网,用金属框架固定在炭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说的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其特征是在解吸段和干燥段的炭槽中,设有蒸汽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与插板是连接构成一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善明,未经沈善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4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