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离粗粒钨锡硫化矿的无臭捕收剂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4717 | 申请日: | 198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61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多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广西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粗粒钨锡 硫化 无臭捕收剂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从粗粒钨锡多金属硫化矿中粒浮脱硫工艺流程的无臭味捕收剂。该药剂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铵或钠),或者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与一种自制的选矿油混合组成的混合药剂。此类捕收剂单独或混合使用,均能代替黄药有效地粒浮硫化矿。在给矿含锡为4.5%的条件下,获得锡精矿品位为54~58%,回收率70~78%,脱硫率90%以上。使用本药剂获得的选矿指标比黄药好,药剂成本低,粒浮过程没有臭味污染,有效地改善工作环境。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选矿油和磷酸盐的非水溶性混合捕收剂。主要用于粗粒钨锡多金属硫化矿的粒浮脱硫和细级别的浮选脱硫。
目前,国内外选矿厂,例如大吉山钨矿、赣州精选厂、韶关精选厂和长营岭选厂,以及英国的吉尔锡选厂,扎伊尔的俊比选厂,苏联的爱格一哈亚矿等,均采用丁基黄药在粒浮工艺中脱除硫化矿。丁基黄药成了粒浮工艺中脱除硫化矿常用的捕收剂。但是,使用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时,存在着药剂本身臭味较大,并且容易分解,特别是在酸性介质中分解更为严重,造成了捕收剂性能减弱,因而用量增加,操作环境严重污染等缺点。
为了减少粒浮生产工艺中的环境污染,并且能使已单体解离的粗粒(-1+0.2毫米)锡石与硫化矿和-1.5+0.2毫米的钨锡矿与硫化矿有效分离,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无臭味的捕收剂,用来代替丁基黄药,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污染,而且在粗粒级粒浮工艺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脱除硫化矿,以避免钨锡再磨过粉碎而损失,从而提高钨锡的回收率。
本发明的具体构成是:先用重松节油、酒精、硫酸(δ=1!254)按重量比为1∶0.2~0.5∶0.3~0.8的比例混合后,在温度为50~80℃下搅拌1-6小时,然后静置分离除去酸层,得到一种选矿油,接着将此选矿油加热至50~80℃;加入5~10%的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或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钠,搅拌30分钟,得到本试验所用的棕红色非水溶性混合剂。
本药剂的使用方法是:1.粒浮时,将本药剂和配好的硫酸同时加到粒浮前的调浆桶中搅拌3-5分钟,便可进行粒浮选矿脱硫;2.浮选时,可将本药剂直接加入浮选前的调浆桶或浮选机中搅拌1-2分钟。
表1、2列出了用本药剂和丁基黄药在溜槽、摇床、螺旋选矿机和螺旋溜槽上,对1号矿样-1+0.2毫米锡石-硫化矿的粒浮脱硫结果;表3为上述两种药剂在摇床上对2号矿样-1.5+0.2毫米钨锡-硫化矿的粒浮脱硫结果;表4为1号矿样-0.2毫米的浮选脱硫结果。
用本药剂和丁基黄药进行粒浮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1.溜槽试验
用丁基黄药粒浮,获得锡精矿品位59.6%、回收率68.89%;
用本药剂粒浮,得到锡精矿品位58.83%;回收率68.83%。
2.抬浮摇床
用丁基黄药粒浮,获得锡精矿品位54.5%,回收率70.93%;
用本药剂粒浮,获得锡精矿品位56.0%,回收率74.55%。
3.螺旋溜槽
用本药剂粒浮,获得锡精矿品位63.08%,回收率77.13%;
用丁基黄药粒浮,锡精矿品位为62.5%,回收率74.23%。
4.螺旋选矿机
用本药剂浮粒,获得锡精矿品位58.33%,回收率78.68%;
用丁基黄药粒浮,锡精矿品位为57.0%,回收率为74.63%。
本药剂同样适用于1号矿样-0.2毫米级别的硫化矿全浮选,并获得与丁基黄药相似的指标,用本药剂全浮选,获得锡精矿品位58.12%,回收率90.20%;用丁基黄药全浮选,得到锡精矿品位56.5%,回收率89.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冶金研究所,未经广西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