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火箭埋设锚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5227 | 申请日: | 198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4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路景芝;张永西;毛国强;丘光申;冯其实;唐士平;高平;张世英;张兆良;滑田伟;苏志明;钱平;杨玉成;杜学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军港管理部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吴树山;刘素梅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箭 埋设 | ||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锚体的火箭埋设锚。它由锚锥、锚鳍、锚体和锚链组成,其特点是锚体为一个或几个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壁圆周上每隔90°焊接有由主鳍、挂链鳍、主鳍和付鳍组成的锚鳍。本发明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总冲量不受限制,因此本发明的锚固力可以由小到大任意调节,以满足使用要求,且不需要另备发射机构,施工效率高。本发明适用于江、河、湖、海的深水或浅水水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入江、河、湖、海泥沙或珊瑚地层中用于固定船舶及其它水上浮体的埋设锚,特别是一种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锚体的火箭埋设锚。
现有的埋设锚,如美国专利申请US3018752提出的抛射锚及其发射装置,是根据“无后座力炮”原理,由抛射锚与发射装置之间的互相反作用效应,将锚体连同锚链一起射入海床地层深处,再由锚体上可以伸展张开的翼片使锚体产生锚固力,起到系泊舰船及其它水上浮体的作用。从而克服了沉块式锚锭固定力小,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在特殊情况下,抛射锚的尾部也可以外加一个“火箭发动机”以达到上述目的。但该抛射锚还存在以下缺点:(一)锚体结构相当复杂,制造加工困难,工作可靠性差;(二)锚体上的翼片因受到结构的限制,不仅锚固力小,而且锚固力的大小不能任意调节(三)只能单发布装,施工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体固定力由小到大能够任意调节,埋设迅速方便,施工费用少和大大缩短施工时间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锚体的火箭埋设锚。它适用于江、河、湖、海的深水或浅水水域。
根据本发明制作的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锚体的火箭埋设锚,它由锚锤、锚鳍、锚体和锚链组成,其特征在于锚鳍由主鳍、付鳍、和挂链鳍组成,锚体为一个或几个由前喷管、后喷管、挡药板、燃烧室、火药装药、点火装置、前喷管密封塞和后喷管密封装置组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壁圆周上,每隔90°焊接有主鳍、挂链鳍、主鳍和付鳍,两个主鳍平面的对称面是过燃烧室纵轴的子午面。本发明的铲体除具有*射*体所具有的功能外。还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动力系统。其作用在于当本发明被发射后,作为锚体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能够将自身携带的火药装药迅速燃烧,生成大量的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转变成高速燃气射流,利用这种燃气射流产生的强大的动力来推动本发明冲入水域地层中,整个锚体特别是锚鳍,在周围土层介质的作用下产生固定力,并通过锚链传递给水中浮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显著特点是:(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总冲量不受限制,因此本发明的锚固力可以由小到达任意调节,以满足使用要求;(二)不需要另备发射机构,埋设简便迅速,施工总费用低;(三)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长期贮存、且性能稳定;(四)可以多锚齐放同时埋设,施工效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典型结构的纵向半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挡药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后喷管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锚鳍平面形状示意图。
图1、2、3、4、5示出的火箭埋设锚是由:锚链(31)、锚锥(1)、锚鳍(2)、固体火箭发动机(3)、挡药板(4、8)、火药装药(5、7)、点火装置(6)、后喷管闭封装置(9)、链形锚头(10)、隔板(11)、前喷管(12)前喷管密封塞(13)、点火药盒(14)、点火药(15)、电点火具(16)、燃烧室(17)、后喷管(18)、接线座(19)、密封塞(20)、密封盖(21)、挂链鳍(22)、主鳍(23、25)、付鳍(24)、同心环(26、27、28、29)和十字形支撑筋(3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军港管理部,未经华东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军港管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排烟余热的低压节能复合系统
- 下一篇:车辆单缸制动器组合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