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甘油多元醇组合物、制法与用途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5504 | 申请日: | 198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50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智义;陈福旭;洪啸吟;漆宗能;章士伟;姚正王;鄂艳园;田维轩;赵淑贤;李公涛;张金英;黄季芳;江家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华侨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科研所 | 代理人: | 黄永奎;许淑芳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油 多元 组合 制法 用途 | ||
本发明的类甘油多元醇组合物是由山梨醇与二甘醇、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组成的固态或液态组合物。组合物的体积比为山梨醇50份、二甘醇50-250份、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5-10份,通过直接组合或就地组合而制成。该组合物无毒无害,比重、折光度、粘度与甘油相似,与甘油有更好的流变性,其固体可在作用力或加热下熔化,且具有抗腐抗霉性能。可应用于化妆品、牙膏、医药、烟草等配制,取代甘油、凡士林、蜡和胶。
本发明属于用非高分子有机物作配合材料,即以山梨醇与二甘醇、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配制的类甘油组合物、制法与用途。
甘油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化工原料,可应用于医药、烟草、牙膏、化妆品、造纸、皮革、涂料、油墨、纺织以及其他工业等一千多种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用化工产品尤其对化妆品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作为这类产品的原料却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成了国内日益紧缺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
当前解决甘油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生产肥皂的付产品而获得甘油,也是目前我国生产甘油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合成洗涤剂工业的迅速发展,肥皂工业的相继停、转或减少,加之动植物油脂食用量的增长,导致甘油原料锐减。二是合成法生产甘油。目前世界上用合成法生产甘油的路线有三种:环氧氯丙烷法,国内用得不多;丙烯醛法,国内尚无大量生产;过醋酸法,国内用得更少。以环氧氯丙烷法为例,其合成路线为:
CH2=CH-CH2+Cl2→CH2=CH-CH2Cl+HCl……(1)
CH2=CH-CH2Cl+HOCl→(OH)CH2-CHCl-CH2Cl……(2)
……(3)
……(4)
由上述(1)、(2)、(3)、(4)反应式可看出,环氧氯丙烷法的合成有四步,而且中间产物有毒性,有三废污染,设备复杂而要求苛刻,且能源消耗大,因此需要较大投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简便和不产生环境污染的工艺获得既具有甘油的主要性能、毒性比甘油低,又成本低于合成甘油的类甘油。
甘油为三元醇,系多元醇之一。据此,拟选择C3-C6的二元醇和多元醇进行实验、筛选,以制出类甘油。选择这类物质为实验对象还因为它们均可溶于水与乙醇、有甜味、无毒或低毒。又鉴于二元醇与多元醇中的羟基除可酯化、氧化、硝化、磺化等化学反应之外,还可与易聚单体聚合成高分子树脂。更有意义的是,如将一定含量的C5-C6多元醇与羟基不相邻的二元醇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组合,可发生氢键组合,形成纲状结构,有可能制成固态状的类甘油。
本发明基于上述构思进行了一系列的组合实验,例如在温度30-90℃下将下列各种多元醇经适当组合,均可获得类甘油多元醇组合物(1)用二甘醇或三甘醇与山梨醇组合;(2)用山梨醇与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组合;(3)用甘露醇与山梨醇以1∶1~1∶10的体积比先后混合均匀进行混合,再与二甘醇或三甘醇或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组合;(4)将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与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或1,3-丙二醇按一定体积比,以一元、二元、三元、四元或多元配合,再与山梨醇组合;(5)用含水10-40%的木糖醇与二甘醇或三甘醇组合等。但从产品性能与生产成本来看,实验结果发现利用山梨醇与二甘醇,加或者不加,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在适当条件下直接组合制成的类甘油多元醇组合物,作为代甘油、凡士林、蜡和胶使用,效果最佳。
以直接组合为例,将二甘醇和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加入到含水5~30%的山梨醇中,温度控制在30-90℃之间,在充分搅拌下,经组合均匀,冷至室温,静置10分至48小时以后,即可获得类甘油多元醇固态组合物,其主要性能与甘油相似,见表一。
表一 甘油与类甘油固态组合物性能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华侨实业公司,未经北京市华侨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斜轧机新型轧辊
- 下一篇:一种曲柄连杆机构的全平衡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