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除油除锈防锈剂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7238 | 申请日: | 198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723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忠锋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湖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锈 防锈剂 | ||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含水除油除锈防锈剂,它主要由铝粉、氢氧化钠、六次甲基四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环氧乙烷和磷酸组成。本发明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消耗慢,除油、除锈、酸洗、钝化、磷化同步进行。使用本发明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平整光滑,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可防锈1月以上,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均能达到除油除锈防锈一步法,经处理后金属表面可直接电镀或涂漆,增强了电镀层结合力和油漆涂膜结合力,提高了涂装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除油除锈防锈剂。
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在电镀或涂装前其表面的除油和除锈,过去大多是先在碱液中除油,然后再在酸液中除锈,即除油和除锈是分步进行的。这种方法工序复杂,辅助设备很多。不宜于自动线生产。近年来,科学实验证明,对基体金属表面的油污和锈斑处理,选用合适的浸蚀剂和乳化剂,配制成一种混合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同时进行除油和除锈,简化了处理工艺,减少了设备,缩短了处理时间,达到了良好效果。但是,现有的除油除锈一步法工艺仅适用于油污及锈斑不太严重的金属表面预处理,若金属表面粘附有大量的油污和锈斑,就难以清除干净,而且,对用于电镀的金属制品,在电镀前,为去除残留的油污及中和酸,还需进行弱腐蚀处理,甚至要经特殊预处理。即使经清洗除锈后,如不能立即进行长期防锈处理还需进行钝化处理或磷化处理。尽管如此,都只能有暂时性的防锈作用。现有的除油除锈一步法防锈性能差,除油除锈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除油除锈防锈剂,它既能使除油除锈钝化同步进行,处理效率高,而且对基体金属无腐蚀,防锈时间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铝粉(俗称银粉)为金属防锈剂,氢氧化钠为皂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缓蚀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环氧乙烷为乳化剂。将上述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倒入搪瓷容器或耐腐蚀玻璃容器内进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自来水,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待冷却至35~40℃时,再加入适量的磷酸进行酸化,搅拌均匀,保持pH=1~2即成。
具体的配方如下:
(1)铝粉(俗称银粉)含量为12~15克/升,
(2)氢氧化钠含量为6~10克/升,
(3)六次甲基四胺含量为12~15克/升,
(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乳白色膏状固体,含量为6~10克/升,
(5)环氧乙烷含量为12~15毫升/升,
(6)自来水为250~350毫升/升,
(7)磷酸为600~700毫升/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配制方法,性能及操作使用步骤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是:分别称取氢氧化钠6克,铝粉13克,六次甲基四胺13克,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克,置取环氧乙烷12毫升。将上述原料全部放入预先清洗洁净的搪瓷容器,加入300毫升自来水,此时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达95±5℃,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至35℃,再徐徐加入磷酸(浓度为85%)650毫升,测定pH=1.5,配制所成的溶液为淡黄色略带香味液体。
上述配制的溶液取样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分析结果证明无过量酚、氰、砷、汞、铬、铅和氟,系一般化工产品。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是本发明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忠锋,未经孙忠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稻壳工业化生产白炭黑方法
- 下一篇: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