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空调机的去冰霜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7773 | 申请日: | 198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12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横内朗;福田克己;栗山启一;海原诚;渡边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付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冰霜 控制 装置 | ||
在容许热泵加热的致冷循环中,按流经冷凝器冷却剂气体温度变化鉴别蒸发器上的冰霜沉积,以取消蒸发器中的冰霜检测传感器。靠冷凝器入口侧冷却剂气体温度鉴别蒸发器上的冰霜沉积。只要鉴别冷却剂气体是否有够大的加热量,就能控制去冰霜操作的转换;精确鉴别实际加热能力,以容许去冰霜操作,由于靠检测冷凝器入口侧冷却剂气体温度鉴别冰霜沉积,不仅无须使用冰霜沉积传感器。也无须使用冰霜沉积鉴别电路和将该电路连到主控电路的信号线。
本发明是有关空调机的去冰霜控制装置。
至今,如JP-B59-34255所揭示的那样,已发展的技术是根据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变化和室内温度变化这两者来检测室外热交换器的冰霜凝结情况,并根据冰霜凝结情况被检测来控制加热和除冰霜的操作。
但是,这种传统的构成存在诸如需要多个温度传感器和线路明显变得复杂等问题。其次,在空调机中,由于一般方式下室内侧的送风量为随机地变化的,因此在这一传统技术中附加风量调整装置,这将使得线路变得更为复杂。此外,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构成中,检测到的是流经热交换器中的气体-液体混合致冷剂的温度。因此,由于在有冰霜凝结和无冰霜凝结情况下,温度变化是很小的并且冰霜凝结情况又必须在非常小的温度范围内被鉴别,所以这将导致检测的精度不稳定的问题。
近年来,在很多情况下,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复杂信息处理并构成了控制装置。但是,在传统技术中多输入信号源(温度传感器)的使用阻碍了程序的制作并且程序的简化也存在一个极限。另外,压缩机的转速变化取决于电源的频率,也就是在50赫兹和60赫兹的情况下,致冷循环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是变化的。例如,在60赫兹时压缩机的转速高于在50赫兹时压缩机的转速并且致冷循环能力也高于在50赫兹时候的致冷循环能力。因此,一般来说,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要升高,以致于产生尽管对室外热交换器来说有必要除霜,但除霜操作仍不开始的问题。
传统的技术存在如上所述的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室外热交换器上的冰霜沉积物能经空调房的室内侧加以鉴别,从而使确切地确定是否必须进行除霜和简化控制线路等等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是由操作起动开关打开而加热操作开始后和由除冰霜操作完成而加热操作开始后的一段固定时间防止去冰霜操作,从而能使加热操作延续和能确保操作开始的最初阶段的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是由房间的温度控制已停止的压缩机再起动后的一段固定时间防止去冰霜操作,从而能使加热操作延续并能确保压缩机再起动时的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较佳实施例是当致冷剂的温度在一段固定时间一直低于给定值时,才进行去冰霜操作,从而避免由于如外界干扰等瞬时信号而产生错误判断并能确保可能性。
本发明的用于开关致冷循环的热循环和去冰霜循环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在加热操作开始后段给定时间和输出检测结果的操作时间检测装置,用于鉴别压缩机是否在由控制时间检测装置控制的一段给定时间后,在给定的时间里运行的压缩机运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接于室内热交换器入口侧的管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给定温度存储装置,在该装置中存储有由加热循环转换为去冰霜循环的边界温度值,用于输出一个电源频率的频率输入装置;用于鉴别频率输入装置的输入频率是50赫兹还是60赫兹的频率鉴别装置;用于选择响应于频率鉴别装置输出的存储于给定温度存储装置的边界温度值的给定温度选择开关装置;用于检测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是否低于存储于给定温度存储装置的边界温度值并用于输出检测结果的温度鉴别装置;用于检测温度鉴别装置是否在一段比设置的时间更长的时间里一直输出边界值温度减小信号并用于输出检测结果的连续输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在连续输出检测装置输出边界值温度减小信号时压缩机运行并用于输出结果的运行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接收来自于运行时间检测装置、压缩机运行检测装置、温度鉴别装置、连续输出检测装置和操作检测装置的输出,从而决定工作循环是置于加热循环还是置于去冰霜循环的决定装置。以及用于响应于决定装置决定的结果的驱动循环转换装置的输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