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在溶剂萃取法中使两相分散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泵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8032 | 申请日: | 198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96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布罗尔·格朗·尼曼;斯蒂格·埃里克·胡尔索姆;劳诺·莱奥·利亚;瓦尔托·约哈尼斯·马基塔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库姆普联合股票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陈申贤 |
地址: | 芬兰.赫尔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萃取 法中使 两相 分散 方法 实现 混合器 | ||
1、一种使溶剂萃取法中的两个液体相很好地分散在一起,以便控制所希望的分散体的类型并把所产生的分散体提升到高于混合罐中液面的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萃取相分散,从设置在混合罐的中部或顶部的混合件流出的分散体射流大部分被向上转向;在混合件下部、混合罐的外围,使分散体向下流动并在罐的底部转向,穿过混合罐的中部向上流动;为了控制分散体的类型,从附属于同一萃取级的澄清器段把希望的相的返回液流引到混合罐中到达混合件以下;通过把分散体提升,并把分散体至少分成两股旋转的子液流,使分散体上升到高于混合罐中液面的高度,从而使分散体离开混合罐;以及使分散体转向并取与旋转相切的方向,以致于离心力使相部分分层,而分散体作为一个薄层被柔缓地引到预澄清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动状态利用了重相返回液流,以便产生双环循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向返回液流以连续流束进入混合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体被分成2~24股子液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子液流中的分散体流速为0.1~0.5m/s。
6、一种使容剂萃取法的两相分散以便控制所希望的分散体类型并把所产生的分散体引入预澄清器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一个混合器(1),一个位于其底部的循环筒(5),一个装设在循环筒上方的叶轮泵(9),一个分流环(10),一个在混合器(1)周围的预澄清器(2)及一个澄清器(3),其特征在于:为了控制分散体的类型和为了产生双环循环,在循环筒的顶部(6)连着引自同一萃取级的澄清器(3)的重相返回导管(27)和轻相返回导管(29);在位于混合器的中部或顶部的叶轮泵(9)的上方,设有与叶轮(9)同轴的分散泵(12)。吸入口(14)设在叶轮(9)的中*的上方;在顶部封闭的吸入筒(13)中安置着至少两个提升管(15),它们形成一个向上扩张的锥形;环绕提升管(15)装设了锥形板(16、17),其底端延伸到液面(8)以下,而在顶端至少延伸到与混合器的液面(8)相同的高度;提升管(15)上端与圆形管(18)连接,圆形管(18)至少设有一个水平槽口(19),分散体从那里经过位于混合器液面(8)上方的收集槽(22)被引到预澄清器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槽口(19)位于圆形管(18)的内侧,离管的最高点成20~40°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管(18)的外缘设有一个窄的向下倾斜的导流片(2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管(18)上方的倾斜位置上装有一个环形板(2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收集槽(22)的外表面(23)起形成一个向内伸出的倾斜表面(25)。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倾斜表面(25)的底部延续成一个向内弯曲的制动表面(26)。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管(15)的数目为2~2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库姆普联合股票公司,未经奥托库姆普联合股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8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功能性全氟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变压吸附法及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