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左旋1,2-二羟基-3-叔丁胺基丙烷合成方法改进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101986000008705 申请日: 1986-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03711B 公开(公告)日: 1989-03-29
发明(设计)人: 王学知;康宁;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医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魏庭榕;何红玲
地址: 天津市南开***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胺基 丙烷 合成 方法 改进
【说明书】:

发明是在原有合成左施1,2-二羟基-3-叔丁胺基丙烷(I)路线上加以改进。在(-)步反应1,2,5,6-二异丙叉甘露醇用高碘酸钠氧化时减少水量配比,改用碳酸氢钠控制pH两步收率达80%比原来收率提高10%上,(I)可用做合成多种β-阻断剂的中间体。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左旋1,2-二羟基-3-叔丁胺基丙烷(Ⅰ)合成方法改进。

(Ⅰ)是合成β-阻断剂的中间体,可用于合成治疗心血管药及青光眼药噻吗心安,bunitrolol等。原合成方法〔1〕〔2〕分二步骤,第(1)1,2,5,6二异丙叉甘露醇(Ⅱ)在氧化剂四醋酸铅或高碘酸钠作用下断裂成D-异丙叉甘油醛(Ⅲ),第(2)(Ⅲ)与叔丁胺加成反应,反应液在钯/碳催化剂下加氢成胺,再经盐酸水解得(Ⅰ)。反应方程式见后。

原合成方法中第(1)步反应存有问题①四醋酸铅氧化法:生成的(Ⅲ)需真空蒸馏分离出;二步收率70%,铅盐毒性大,回收难,易污染,使用四氢呋喃、无水苯为溶剂易燃不安全。②高碘酸钠法虽无以上缺点,但原报道是合成唑啉和噻唑啉衍生物的方法,按其方法(见后)操作后再进行第(2)步反应得不到(Ⅰ)。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第(1)步反应中采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并将反应条件改进:

①减少溶媒水的配比原来(Ⅱ):水为1∶20,现改为1∶4。这样可使:反应生成的碘酸钠几乎全部析出在第(2)步氢化时无氧化剂存在,收率可提高;氢化反应时溶剂甲醇与水比例适当;脱水时间短,保证(Ⅰ)的质量。

②采用碳酸氢钠代替磷酸盐控制pH7以上,生成的(Ⅲ)不分离,直接进行第(2)步反应,二步收率80%以上。

实施实例:

在3立升的三口瓶中加入水800毫升,碳酸氢钠3克及1,2,5,6-二异丙叉甘露210克,于40℃时分次加入高碘酸钠170克,加入甲醇300毫升,过滤去沉淀,得到的滤液(D-异丙叉甘油醛水溶液)可进行第(2)步反应得(Ⅰ)。

附:原报道高碘酸钠氧化法操作:〔2〕

将原料1,2,5,6-二异叉甘露醇20.4克溶于400毫升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pH6时,加入20.4克的高碘酸钠,将混合物搅拌20分后即得D-异丙叉甘油醛水溶液。(然后进行下步反应得唑啉衍生物)。

附:第(2)步操作:

将得到的D-异丙叉甘油醛水溶液及720毫升叔丁胺混合搅拌1小时,冷却至0℃,滤去生成的碘酸钠沉淀。

将以上滤液加入到5立升三口瓶中,加入10%钯/碳60克氢化滤液在冷却下滴加浓盐酸1立升,加完常压蒸馏至气温100℃,加活性炭脱色,氢氧化钠中和,冷却,氯仿提取,干燥,蒸去溶媒,残渣粉碎加入乙醚,过滤得(Ⅰ)188克,二步收率80%,m.p.83.5-85℃。

〔1〕weinstock:Jorg.Chem,Vol 41:3121(1976)

〔2〕George:Can J Chem.54,1260(1976)

反应方程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