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8742 | 申请日: | 198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04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金刚石 拉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天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出用由镍(Ni)、钨(W)、铜(Cu)、锡(Sn)、铅(Pb)、钴(Co)、磷铁(P-Fe)等金属粉末预压制成的主体粉模柱和由镍(Ni)、钛(Ti)、钨(W)、铜(Cu)、锡(Sn)、钴(Co)、铅(Pb)等金属粉末预压制成的顶部粉模柱与天然金刚石构成拉丝模,以及用经加热加压使顶部粉模柱与金刚石粘焊在一起,主体粉模柱与铬镍不锈钢模套镶焊在一起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拉丝模工作时金刚石不松动,模柱与模套不松套,因而使用寿命长。且制造方法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天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金属模具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属于用于将金属坯料通过金刚石孔拉拔成丝的天然金刚石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天然金刚石拉丝模是将金属坯料借助于金刚石之孔拉拔成丝材的模具。天然金刚石在拉丝模的模套之中是否固定的坚牢是拉丝模质量好坏、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天然金刚石拉丝模的金刚石固定方法,有黄铜嵌镶法、粉末冶金嵌镶法、铸造法等。它们的本质均是机械嵌镶,即借助金属热胀冷缩之作用把金刚石卡固在拉丝模的模套中。美国专利us4442734公开了一种拉丝模的制造方法。该拉丝模具有一模套,在这个模套的一侧有一凹腔,在该腔底面的中心部位装有一天然金刚石,底面的其它部位具有一经热压过的顶部粉模柱段,该段上部具有一个与凹腔相匹配的圆柱形金属塞,其金属塞的中心部位,即与金刚石相对应的部位的金属塞的凹槽中有一热压过的主体粉模柱段,天然金刚石与两粉模柱段、模套及圆柱形金属塞热压后熔结为一整体。该文并公开了金属粉末的组分与配比。这种天然金刚石拉丝模中的金刚石与模柱之间无粘焊作用;模柱与模套之间无镶焊作用,基本上仍属于机械嵌镶。因此该模质量差、易松套,使用寿命低。另外,生产工艺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金属粉末予制的模柱,使其顶部粉模柱段与天然金刚石粘焊在一起,主体粉模柱段与铬镍不锈钢模套镶焊在一起,工作时金刚石不松动,模柱与模套不松套的天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然金刚石拉丝模,该拉丝模具有模套,模套一侧具有一凹腔,在该凹腔底面的中心部位上装有一天然金刚石,在底面的其它部位上具有一予压的顶部粉模柱段,在该顶部粉模柱段上具有一予压的主体粉模柱段。本发明的特殊之处是,模套是由铬镍不锈钢制成,且其凹腔形状、大小与模柱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主体粉模柱段与顶部粉模柱段组分与重量百分比为:
主体粉模柱段:钨(W)10~20%,铜(Cu)11~18%,锡(Sn)8~10%,钴(Co)3~4%,铅(Pb)6~7%,磷铁(P-Fe)2~5%,余量为镍;顶部粉模柱段:镍(Ni)1~3%,钛(Ti)10~20%,钨(W)20~30%,锡(Sn)6~8%,钴(Co)1~3%,铅(Pb)1~6%,余量为铜;
各种金属粉末的粒度均为200目~300目,其纯度在99.5%以上;
金属粉末中的镍(Ni)、钴(Co)、铜(Cu)经过还原处理。
本发明中的模柱段外形可以是圆柱体或者是至少有三个边以上的多边形柱体。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予混合金属粉末,加压成模柱、置天然金刚石、模柱于模套凹腔内,加热加压,本发明的特殊之处是,当模柱温度达到890°±20℃时,给模柱加压,直到与模套端面齐平,热压全过程为20~60秒。
本发明方法的更详细的过程是,把主体粉模柱段和顶部粉模柱段的原料各自均匀混合,根据要制模柱的大小,称出所需要的主体粉模柱段和顶部粉模柱段的原料的各自重量,主体粉模柱段原料和顶部粉模柱段原料的重量比在12~4的范围内。先把主体粉模柱段的原料装入予制模柱的钢模中,再把顶部粉模柱段的原料倒入,然后在加压制成模柱。在凹腔中用粘接方法予先固定好天然金刚石的位置,然后把由顶部粉构成的模柱段对着天然金刚石置于凹腔中,模柱要高出模套平面至少1mm以上,用中高频电感应加热炉给模套、模柱加热,当模柱温度达到890°±20℃时,给模柱加压,直到模柱端面与模套端面齐平。热压全过程为20~6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点径向辗环工艺
- 下一篇:骨关节活动功能测试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