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物料均化库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0510 | 申请日: | 198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51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彬林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均化库 | ||
本发明是一种对粉状或颗粒状物质进行均匀混合的物料均化库,特别适用于水泥等建材行业中的物料均化。在均化库内设有一隔料层,将库分为物料储存库和空气搅拌库两个区域。在储存库内设有多个下料管道和不同高度上的进料口,使储存库内不同高度上不同成份的物料通过下料管道同时进入空气搅拌库内。该均化库建库投资低,均化效果好,并可减少动力消耗,可对直径小于30毫米的颗粒状物料进行均化。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对粉状或颗粒状物质进行均匀混合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水泥等行业中物料的均化。
在水泥行业中,采用空气搅拌法对水泥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设施是一种通常叫做均化库的装置。各种均化库的基本部件是设于库底部的各种形式的充气装置。向充气装置输入压缩空气,首先使生料粉松动,然后只在库底的一部分加强充气而形成剧烈的涡流,使生料互相混合以达到均化的目的。这是空气搅拌库对生料进行均化的主要过程。均化生料需要较高的空气压力,为了提高均化的质量,须有充分的搅拌时间,这样均化库将有大量的电力消耗。如何在提高均化效果的同时降低动力消耗是水泥工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常所见的均化库完全依靠压缩空气的力量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没有充分利用物料的重力作用和流动性所可能产生的自身均化效果,这是这类均化库的一个缺陷。日本专利60-125239可能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种有益探索。该专利所公开的均化库不仅在下部设置有排料口和混合槽,并且在库的大约中间位置也设置了排料口,这些中部排料口设置在一种垂直下料管道上。在均化过程中,下部排料口和中部排料口在物料中均产生漏斗状的料流,并且,均化库上部的物料通过垂直下料管道与底部排料口排出的物料同时进入混合槽。这样由于加强了库内上下不同层次物料同时排出的程度,故可以促使物料的均化。这种设计是对均化库的一种积极改进。但它并非是一种最佳方案,因为尽管不同层次物料同时排出,可是排出的物料是经过空气搅拌之后的物料,而这种经过空气搅拌后的物料在不同层次上的成份分布的波动并不很大。
美国专利3456922也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与直立圆筒形箱内部相连有3~10个下料管道,每个下料管道内部分为三个扇形下料区,对应每个下料区下料管的壁上有不至一个进料口。从各下料区流出的物料在筒形箱下部混合,完成一个混合过程。然后这些混合物被送入箱的上部进行再一次混合,如此重复循环,达到使物料均匀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混合装置,物料须经一定次数的循环,才能达到要求。所以,不能说这是一种理想的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物料均化库以提高均化效果,并且降低动力消耗。
对上述各种均化库作进一步改造,将会得到一种更好的物料均化库。本发明所要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在均化库内设置一隔料层,将库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上部区域作为物料储存库,下部区域作为空气搅拌库;在隔料层上设置若干个下料管道,并在储存库内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设置若干个进料口,这些进料口设置在下料管道上,物料进入进料口通过下料管道进入搅拌库内,每个管道的物料互不混合。这样储存库内不同成分的物料可以同时进入搅拌库内,进入搅拌库内的物料经过充气装置的吹动搅拌沸腾而充分均化,合格的物料排出搅拌库。
本发明所述物料均化库具有如下优点:(1)建库投资少,与现有均化库比较可减少投资50-75%。(2)因储存库内不同层次不同成份区别大的物料同时进入储存库内进一步均化,所以均化效果将更好,均化系数H>10。(3)对现有砖结构的物料库实行改造,即可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这对中小型企业来讲可节省投资。(4)动力消耗低,与现有空气搅拌库相比可减少动力消耗60-70%。(5)本发明所提出的均化库可对30毫米以下的颗粒状物料进行均化。它解决了水泥行业原材料均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其投资为预均化堆场的5%左右,占地面积极少,均化效果优于预均化堆场。
说明书附图列举了本发明的四个实施例。
附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及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附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物料均化库的水平剖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物料均化库的水平剖面图。
附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彬林,未经熊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硼镍基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轮转印刷机印刷版的张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