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0611 | 申请日: | 198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2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宜良橡胶厂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赵云 |
地址: |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硫化橡胶 再生 | ||
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法属废橡胶的一种回收利用及加工方法。在废橡胶中,合成废硫化胶的再生较困难,制造轮胎中报废的废水胎硫化胶的再生更为困难。本发明采用特别的添加剂及加工方法,可以不加纯生胶而对废水胎胶进行再生处理。本方法采用的原料易得到易廉价,成品的成本低,建厂投资少。此外,本发明生产的再生胶的抗臭氧老化性好,可用来作防水材料,其耐气候性能达30年之久。
本发明是关于废旧硫化橡胶的回收再生及加工方法,特别是合成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方法。
在废旧硫化橡胶中,合成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用来制造轮胎所使用的水胎,若报废后,欲再生利用更为困难,因此国内外通常是将其废弃。
民主德国专利申请DD-216-474-A公开了一种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方法。该方法是让废胶末与醛类在碱溶液中反应而将硫脱去,并且,还在脱硫再塑的胶料中加了卤代烷使其更为稳定。就原料而言,该方法所添加的再生剂比较贵且不易得到。从其适用性及回收的产品性能来看,该方法是难使废旧水胎橡胶再生的,此外,再生所得的产品耐臭氧老化性能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适应性广,再生脱硫效果好、所得成品抗臭氧老化性强的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1.对废旧硫化橡胶进行分类,再将各种类别的废胶分别粉碎成小于或等于-36目的胶末。
2.配料混炼,将碎胶末放入开炼机中与添加剂天然树脂、松焦油、废变压器油、松香或者苯胺一起混炼,使其混合成均匀而柔软的胶料。
3.加热脱硫,将混炼过的胶料放入远红外线加热箱内进行加热脱硫。
4.精炼处理,对已加热脱硫的胶料精炼,精炼时加入分散剂硬脂酸。
对于较难脱硫再生的合成废旧硫化橡胶,如制造轮胎过程中报废的水胎废合成胶,本方法是将其分为丁基、丁苯、三元乙丙和氯丁四种类别的废橡胶进行上述处理。本发明在混炼时加入的天然树脂是以云南的天然植物-杨梅、橄榄、橡胶和苟皮树的根和皮为原料干馏而成的树脂。如果这种天然树脂内掺入少量苯酚和甲醛,废旧橡胶的再生效果会更佳。在混炼过程中,各组分的重量之比应控制于下列范围内:废胶末100,天然树胶3.5~8,松焦油2~5,废变压器油1.5~2,松香1~2或苯胺0.3~0.5。混炼温度为120~140℃,混炼时间为30~50分钟。本发明在加热脱硫中使用的红外线加热箱的箱内温度应为150~170℃,箱内各处的温差为1~2℃,胶料在箱内加热时间是3~6小时。为了使箱内温差更小及胶料受热更均,箱的两侧可开动风机形成对调热源。在精炼时,为了使脱硫效果更好,胶的表面更平整,本方法是在100份重量的胶料中添加1.5份重量的硬脂酸进行精炼。
本发明所述的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方法,不仅能应用于普通废旧硫化胶,而且还能用于较难再生利用的合成废旧硫化胶,因此,其适用性较广。按本方法生产再生胶,有建厂投资少,原料易得且廉价,产品成本低的优点。建一个年产2000吨的防水材料厂,仅需投资50~80万元。在生产再生胶时,一般的普通方法都要在废胶中加入一定量的纯生胶,而本方法可以完全采用废旧胶料,即使通常不再回收利用的废水胎橡胶,也可不加纯生胶而再生利用。本发明在混炼时采用的添加剂天然树脂是云南的天然植物-杨梅、橄榄、橡胶和苟皮树在提炼香料后剩下的树脂胶和酚类等下脚废料,这些下脚废料一般不再使用。由此可见,本方法所需要的原料价格便宜且易得到,因此生产成本较低。按本发明生产再生胶,产品的耐臭氧老化性能及脱硫效果较好,可以将其作为防水材料。这种再生胶防水材料具有耐气候性能30年以上,抗拉强度10~75kg/cm2,延伸率30~450%的指标。
以下提供一组本发明的实施例,以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丁基废旧硫化橡胶的再生
(1)分类与破碎:将报废的水胎合成废旧硫化橡胶分成丁基废胶、丁苯废胶、三元乙丙废胶和氯丁橡胶,再分别将其破碎成小于或等于-36目的胶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宜良橡胶厂,未经昆明市宜良橡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印刷机印刷机组间的印张传送滚筒
- 下一篇:电压自适应电源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