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动切割和卷绕软片薄膜等材料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1973 | 申请日: | 198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20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勉;岸本和夫;中村胜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割 卷绕 软片 薄膜 材料 设备 | ||
1、一种自动地切割和卷绕软片等薄膜类料材(以下简称薄膜)的回转式自动切割和卷绕设备,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支承着卷芯以便连续地更换卷芯的回转架,一个安装在机架的摆动机构上用于切断薄膜的切割装置,和一个可以和喷气嘴配合使用的、用于使切断后的薄膜的断头部分压贴在新卷芯上的断头压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断头压贴装置是一种在切断薄膜时可将静电荷传到所述薄膜的断头部分和(或)传到新卷芯的表面上,以使断头部分贴附在新卷芯上的静电充电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摆动臂上可沿薄膜的全宽进行切割的切割刀片和一对装在另一摆臂上上与所述刀片配合进行切割的压力元件,所述刀片和所述一对压力元件是相对于薄膜对置的,并且是可以相对摆动的,在切割薄膜时,此对压力元件通过摆动可从一侧将薄膜推压到已经摆到薄膜另一侧附近的等待位置的所述刀片上,以便让刀片插在此对压力元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静电充电装置设置在一个带有压辊的摆动件上和(或)设置在带有所述刀片的摆动臂或带有所述压力元件的另一摆动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另一摆动臂与一种摆动加速机构相连,以便在切割薄膜时使所述压力元件高速摆向处于所述等待位置的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摆动加速机构包括一个与所述另一摆动臂相连的弹簧和使该另一摆动臂运动的压力缸。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刀片的刀刃是由许多呈半圆形且彼此连接的刀刃组成,而且所述刀片还带有一个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由薄膜卷成的卷筒附近的扩张辊,薄膜在卷绕在卷芯上之前从扩张辊上通过,从而消除薄膜上的纵向皱折。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扩张辊由下列元件组成:一对在横跨薄膜的纵向彼此分开的倾斜凸轮,每个凸轮中都有一个环形槽,一对可在所述一对凸轮的环形槽中滑动的旋转件,和许多其两相对端安装在所述一对旋转件上、纵向延伸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随相对于所述凸轮旋转的所述旋转件一同旋转,依次地与从其上通过的薄膜接触并沿所述纵向扩张,从而消除薄膜上的纵向皱折。
8、一种自动地切割和卷绕软片等薄膜类材料(以下简称薄膜)的回转式自动切割和卷绕设备,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支承着卷芯以便连续地更换卷芯的回转架,一个安装在机架的摆动机构上用于切断薄膜的切割装置,和一个可以和喷气嘴配合使用的、用于使切断后的薄膜的断头部分压贴在新卷芯上的断头压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断头压贴装置是一种在切断薄膜时可将静电荷传到所述薄膜的断头部分和(或)传到新卷芯的表面上。以使断头部分贴附在新卷芯上的静电充电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摆动臂上可沿薄膜的全宽进行切割的切割刀片和一对装在另一摆动臂上与所述刀片配合进行切割的支承元件,所述刀片和所述一对支承元件是相对于薄膜对置的,并且是可以相对摆动的,在切割薄膜时,所述刀片通过摆动从薄膜一侧进入已经摆到薄膜另一侧附近的所述一对支承元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静电充电装置设置在一个带有压辊的摆动件上和(或)设置在带有所述刀片的摆动臂或带有所述支承元件的另一摆动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刀片的刀刃是由许多呈半圆形且彼此连接的刀刃组成,而且所述刀片还带有一个加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刀片在切割时,其刀刃沿着一条与卷芯外表面上的一点相交的轨迹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由薄膜卷成的卷筒附近的扩张辊,薄膜在卷绕在卷芯上之前从扩张辊上通过,从而消除薄膜上的纵向皱折。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扩张辊由下列元件组成:一对在横跨薄膜的纵向彼此分开的倾斜凸轮,每个凸轮中都有一个环形槽,一对可在所述一对凸轮的环形槽中滑动的旋转件。和许多其两相对端安装在所述一对旋转件上,纵向延伸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随相对于所述凸轮旋转的所述旋转件一同旋转,依次地与从其上通过的薄膜接触并沿所述纵向扩张,从而消除薄膜上的纵向皱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1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粉燃烧器
- 下一篇:从含钒稀溶液中富集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