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物品缓冲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2406 | 申请日: | 198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560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须贝惠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 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缓冲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物品缓冲保护装置,它由多个占据一定空间且经加压能被压缩的任意形状的缓冲体,及有平面伸展的形状、可自由装拆地支承这些缓冲体的一部分的支承体构成。由缓冲体及支承体构成的缓冲构件装配简单、结构简单,而且,缓冲体是从它气物品或箱主体处于点接触状态时起被压缩的,缓冲性良好,缓冲体能与支承体自由装拆,还能再次利用。
本发明涉及收容电子仪器等物品,使其免受来自外部冲击用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
作为收容并保护电子仪器等物品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现在已公知的有如下装置。
现有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是把物品收容在由瓦楞纸板形成的箱形箱主体内,并在物品与箱主体之间放入缓冲构件而构成的。
缓冲构件由多个立方体形的缓冲体,及通过粘接剂等能粘附上缓冲体的支承板所构成,上述缓冲体由具有柔软性的发泡聚氨脂等的塑料发泡体所形成,上述支承板由瓦楞纸板等形成。
使用这种物品缓冲保护装置时,收容在箱主体内需要保护的物品,将由夹在物品与箱主体间的缓冲构件所支承,因此,可免受搬运中的冲击而得到保护。
然而,如上构成的传统的物品包装容器,因为要把缓冲体用例如粘接剂等粘贴到支承板上,所以存在着粘贴作业费事,成本又增高的缺点。另外,因为与物品接触的是缓冲体的平面部分,所以缓冲性较低,即缓冲体的压缩量小。因此,来自外部的冲击引起的剩余冲击力容易传递给物品,使物品破损。又因为缓冲体粘贴在支承板上,所以存在着不能再次利用缓冲构件于其他物品的问题。
为解决缓冲构件的再次利用等问题,美国专利第4287265号提出了一种包装物品的角部保护构件。图44给出了该角部保护构件的使用状态。如图所示,在外箱160与内箱162之间的角部,分别设置角部保护构件110,以防止置于内箱162内的物品163的角部不因受冲击而破损。该角部保护构件110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体114和通过通孔支承缓冲体114的刚性支承板112,支承板112由折叠而成的、分别覆盖角部三个面的互相垂直的三个部分所组成,每个部分都设有一个略小于缓冲体114的周长的通孔,以便以压缩状态支承缓冲体114。缓冲体114的内、外两侧都是平行于所在支承面的平面,以便与内、外箱平稳接触。使用该种角部保护构件,可有效地保护最易因受冲击而破损的物品角部。但是,该种角部保护构件结构较复杂,且如果不使用图44所示的内箱之类的装置,便不能有效保护物品角部之外的部位,特别是当物品体积较大时,即使如图44那样使用内、外两个箱体,角部之外的部位仍可能因外来冲击而受损。而且,即使通过扩大支承板112的面积和增加缓冲体114的个数来覆盖需保护物品的整个外表面,由于缓冲体114与物品或箱体接触的内、外两侧都是平面,所以仍存在缓冲性较低,来自外部的冲击力容易被传递给物品而使物品破损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廉价且简单制造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缓冲体可装卸自由地保持在支承板的规定部位及任意部位上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缓冲体至少与物品或箱主体基本形成点接触,以改善缓冲性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缓冲体可装卸自由地保持在支承板上以便能够再次利用,且能使用于任意部位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物品缓冲保护装置包括占据一定的空间,且通过加压能被压缩的多个缓冲体,以及具有平面伸展的形状、并通过相隔一定间隔的多个支承孔,可自由装卸地支承这些缓冲体的一部分的支承体,并且,当受到外来冲击时,被支承在支承体上的缓冲体的内、外两侧中,至少有一侧是从点接触状态开始被压缩的。
这样,本发明通过上述手段,能以简单的结构使缓冲体方便地支承在支承板上,也能使其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此外,还能使缓冲性大幅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