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酸性磷(膦 )酸酯萃铁中相转移反萃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3273 | 申请日: | 198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40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淑秋;陈家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科研所 | 代理人: | 李世谅 |
地址: | 北京市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酸酯萃铁中相 转移 | ||
1、使用二烷基磷酸、烷基膦酸单烷基酯及一烷基磷酸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一种可在较低酸度下(0.3-3N)能够萃取适量硫酸,而萃入的硫酸又易转入另一相的有机试剂(称相转移剂),如三烷基氧化膦类,以及伯胺类和叔胺类,可在宽的酸度范围(pH<3.0-12N)内萃取铁,并可用0.3-3N的硫酸反萃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酸性磷(膦)酸酯包括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及十二碳至十八碳的烷基磷酸混合物,其用量在1-20%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相转移剂,包括TRPO(以三辛基氧化膦为主的三烷基氧化膦的混合物)或三癸胺、三辛胺及N-1923(1-壬基-癸胺为主的伯胺混合物),其中三烷基氧化膦用量1-25%,叔胺用量1-10%,伯胺用量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3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着色工艺中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传动轴中的全轮驱动锁止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