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效活扳子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3867 | 申请日: | 198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86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菊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菊初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乐中;高富山 |
地址: |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扳子 | ||
一种活扳手,其活动爪与扳体相联滑动副垂直滑动方向的截面为含有两个楔角的多边形,滑动副的摩擦工作面为形成两个楔角的平面,两楔角的顶点分布在靠近和远离扳手开口部位的位置,楔角需小于2arcsin2Lf/h,并设有复位机构。这种扳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滚方。
本发明属手工机械工具,用于向带有扳手工作面的物体施加扭矩。
公知活扳手使用中常需不断调节,而且与被扳的物体上的扳手平面难于很好配合,调节操作费时,CN85204114U说明书公开的方案虽免去调整之劳,但必须是套住六方体后才可能施力,这就限制了使用的范围。CN85204568U说明书公开了固定活动爪的结构,可大大减少活动爪活动的可能。但就固定扳手开口这一点来说,该扳手的结构和操作都显得有些复杂,工作面的配合仍有松动的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简便、工作配合好、开口式活动扳手的结构方案。
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手柄、固定爪、活动爪、扳体及联接扳体与活动爪的滑动副的活扳手,其滑动副垂直滑动方向的截面为含有两个楔角的多边形、滑动副的摩擦工作面为形成两楔角的平面,两楔角顶点分布在靠近和远离扳手开口部位的位置,楔角θ需小于2arcsin2Lf/h,式中L为活动爪受被扳物体作用力与滑动副相应参与摩擦工作段之间轴线中点的距离,f为滑动副的摩擦系数,h为滑动副所受扳体作用扭矩的当量力臂,θ的下限由结构尺寸和强度计算决定。这样,形成楔角两摩擦面的摩擦力就足以阻止活动爪在滑动方向分力造成滑动副之间的移动,活动爪的位置就不会因扳动时受力而改变,扳手可以将手柄端的受力传给被扳物体;在扳动之后又可将滑动副卡住。
本发明滑动副摩擦面的两楔角的平分面为同一扳手工作运动平面。开口的两受力工作面垂直于滑动副的摩擦面。这样结构匀称、受力合理。
本发明在扳体上还设有活动爪的复位机构,它包括固定在扳体上的弹性部件,与弹性部件和滑动副动体相联的传动部件和各固定部件。这样活动爪经常受到由传动部件传来的使两爪合拢的弹力,在工作时首先按动滑动副的动体或与之相联的传动部件使开口张开,同时复位弹簧进一步受到压缩,待插入物体的扳手工作面后弹力会使工作配合间隙消失,保证正常工作。搬动时和搬动之后滑动副随之卡死,工作完成之后按动复位机构,滑动副即可解脱,使开口恢复闭合状态。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变换简化了活扳手的操作和结构,不易滚方。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实例:
图1是活扳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整体尺寸及扳手开口的结构均与公知活扳手一致,其公称尺寸为250×30mm,其活动爪4与扳体8以滑动副9相联,滑动副9横截面的两楔角均为16°,在滑动副靠手柄1的一侧还设有复位机构。在扳体8上的孔内装有弹簧2和与孔滑动配合的销3,销3头部有与之钢性联结的连片6、联接连片6与活动爪的螺钉5。
工作时首先按动销3或连片6,使扳手的开口张开,使欲扳物体的相应部位进入扳手开口,放松复位机构,调整扳手方位,使扳手的开口工作面正确配合,即可扳动施力。在第一次搬动时和搬动之后滑动副会因受力而卡住,可以很方便地继续以后的工作。工作后按动复位机构,滑动副9即可解脱恢复滑动,在复位弹簧2弹力作用下使开口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菊初,未经赵菊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
- 下一篇:用于织物及类似产品的连续热压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