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运输容器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4022 | 申请日: | 198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4022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海尔姆特·格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哈德有限公司维斯特韦尔德铁厂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张金喜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容器 | ||
在中小型尺寸容器的罐和端框之间采用一种端部安装结构,它包括四个管段,它们各自的切边焊接在罐端部的球形曲线主体部分上,而它们各自的另一个切边焊接在对角斜撑杆的一个翼板上,对角斜撑杆是由一L形杆形成并跨接在端框的各个拐角处。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运输容器,它包括一只安装在一对端框之间的罐子。
在代号为US-A-4,593,832的一种运输容器里,利用装在罐子上的一个端环和固定在各个端框上的一个安装环,把罐子连接到两个端框上,而安装环和端环则用沿罐轴方向伸出的法兰相互啮合并焊接在一起。
实际使用证明这种已知的安装结构能适应公路和铁路运输时可能发生的所有载荷,而且能抗疲劳。同时,它还有一个对制造来说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基于这样事实:即把端环和安装环最后焊接在一起之前,它们的相互啮合可以允许它们在组装时作相对移动,以补偿长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制造罐子时(罐子一般是用好几个板状环和二个端部焊接而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由于罐端部本身的变形,也会产生偏差。
这种公知的双环方案适用于有效容量为30吨(大约300千牛顿)的容器,而对小尺寸和中等尺寸的容器来说,则是太重太费钱了。
本发明的一个总目标是要至少部分地消除早先容器技术所存在的那些弊病。作为一个更具体的目标,就是要发明一种用于罐子和端框之间端部连接的安装结构,这种结构应特别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容器,应尽量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工作量,而且还应减轻重量。
根据本发明制造的运输容器可实现上述目标。这种运输容器包括一个圆柱形的罐子,(它的每一个端部有一球形曲线的主体部分);二个矩形的端框(每一个端框有4个对角斜撑杆。跨接在端框的拐角处)以及插在每一罐端部的球形主体部分和各个端框的对角斜撑杆之间的安装结构。每个安装结构包括4个圆柱形的管段,每个管段的伸展方向与罐轴成锐角,管段的一个切边连接到各个罐端部的主体部分上,而其另一切边则连到各个端框的一个对角斜撑杆上,每个管段的直径比罐直径要小许多倍,而其长度大体上是其直径的量级。
四个管段把每一罐端部连接到相应的端框上,管段直径要比罐直径(以及公知方案中的端环直径和安装环直径)小许多倍,管段可以用建筑钢管或特种钢管制成。它们面向罐端部的园形切边可以无间隙地焊接到罐端部的球形主体部分上,焊接成的角度是这样的:使得从罐端部产生的任何载荷可直线性地引入到端框上的对角斜撑杆中。这样载荷就能引入到与运输容器支撑点相近的地区,也就是端框的拐角区,通常拐角区上带有拐角接头。
在这种连接中,要求对角斜撑杆与这种管段连在一起,而对角斜撑杆跨接在端框的拐角上。这样,不仅使端框得到适当的加强,而且还很方便地使端框的中央部分空出,因而罐端部可以进入端框内,使得罐端部的最高弯曲点位于端框架的外表面处,该外表面确定了运输容器的外部直径,因此,可以最佳地利用两个端框之间确定的体积。
同时,端框的对角斜撑杆与罐端部弯曲部分之间的距离很小,因而管段可相应缩短,重量也轻些。这不仅从重量和成本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而且从静力方面来看也是有利的。最后,管子用环形缝焊接在罐端部,从而避免了任何峰值应力,这也是很重要的。
用管段把罐子连接到容器端框上的罐容器在代号GB-A-2,013,624的发明中已经有了。但是,在这种罐容器上,管子伸在围绕罐子柱形主体部分的加强环和各个端框的拐角之间。这样就要求它们具有相当长的长度,而长度长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就低了,特别是受到横向力时,更是如此,为了增加管段的稳定性,就得增加它们的尺寸和/或数目(该文献实际上介绍了一共有16个管段来把罐子连到二个端框上),但这样的结果就增加了罐容器的不必要的净重而且该文献件所介绍的构造也不允许对本发明上面介绍的制造偏差作方便的补偿。
本发明还有组装时能补偿偏差,增加罐-端框连接时的结构稳定性等优点。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运输容器的顶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运输容器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Ⅲ-Ⅲ线的对角斜撑杆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哈德有限公司维斯特韦尔德铁厂,未经格哈德有限公司维斯特韦尔德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通信机用的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苧麻纤维分离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