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计算机及图形输入板制作高分辨率汉字字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4719 | 申请日: | 198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433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凤;钟耀坤;李保荣;王正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可声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计 图形 输入 制作 高分辨率 汉字 字形 方法 | ||
用计算机及图形输入板制作高分辩率汉字字形的方法。本发明采取用图板输入笔直接在图形板上描绘汉字不规则笔段的轮廓线和点触汉字规则笔段特征点的方法生成欧洲专利EP0095536A1号所提出的高分辩率汉字字形压缩信息,并可对压缩信息进行复原显示和修改。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与人工制作方法相比效率大大提高,与光学扫描办法相比,形成的压缩信息质量较高、便于修改、便于利用汉字的部首来组字。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领域。它的目的是对高分辨率汉字字形生成压缩信息,存贮于计算机,并对压缩信息进行复原显示和修改。压缩信息的形式是对汉字的每个笔段(一个笔段可以是一个笔划,也可以是几个相连笔划的组合)的轮廓线按分辨率的要求用折线逼近后所得到的各折线段的端点信息。
用本发明可以生成欧洲专利Epoo95536Al号要求的压缩信息,并可使用于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以下说明中提到的压缩信息均具体针对上述欧洲专利的汉字字形压缩信息形式。
目前,国内外制作高分辨率汉字字形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制作,其主要缺点是工作量太大、效率太低、经过的环节多,出错率高。另一种方法是用光学扫描输入的方法,即把要做的汉字字模预先照在底片上,把底片放在光学扫描设备上对底片逐线扫描,将数字化信息输出到计算机,再由计算机生成汉字点阵的压缩信息。这种处理方法速度较快、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有以下难以克服的缺点:
(1)必须先将字模照成底片,需付出底片的成本。
(2)对汉字中的规则笔段(横、竖、折)和不规则笔段不加区分,同样处理。而规则笔段的轮廓线大部分是直线,由于光学扫描的误差,扫描起点不易对齐,容易造成直线不直,因而做成的字形质量不易保证。
(3)做成的字很难修改或增添笔划,要修改就得整个字重做。
(4)汉字是由部首组成的,同部首的字形中当部首形状相同时,本来可以用组字的办法利用已做的部首字形适当增添笔划进行组合。但光学扫描方法无法做到这一点。
(5)光学扫描设备造价较高,专用性较强。单为制作汉字字形而购置一套光学扫描设备不上算。
本发明只需利用现成的带有显示器和软盘的微型计算机加配一块图形输入板(tabl.et)和相应软件,在图形输入板上用图板输入笔(styl.us pen)描绘汉字字形轮廓线即能自动生成该汉字的字形压缩信息。在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上虽不如光学扫描方法(但大大优于手工方法),但克服了光学扫描方法的上述缺点。且图形输入板除用于制作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外,还可用于手写体文件输入等其它用途,因而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以下从操作方法。具备的功能和技术关键三个方面对本方法加以说明。
(1)操作方法
先把要做的汉字字形轮廓线描在普通的座标纸(以下简称字模稿)上,然后把字模稿放在图形板指定的区域内。字模稿的座标原点应与图形板上规定的座标原点重合(计算机将指示操作人员字模稿是否放正,原点是否对齐)。然后按笔段逐笔制作。每做一个笔段应先给出笔段号。笔段号是1至63的任意整数,由操作员任意选定,但同一个汉字中不同的笔段应有不同的笔段号。
横、竖、折这三种笔段称为规则笔段(见图1),竖和折可以有延伸(见图2)。规则笔段以外的笔段统称不规则笔段。这两类笔段的制作方法不同。
规则笔段的制作方法是先通过人机对话给出笔段的某些特征信息,然后用图板输入笔在字模稿上逐一点出该笔段的特征点。特征点是有顺序的,其中第一个特征点称为规则笔段的起始点。图3列出了各种规则笔段的特征点,其顺序与字母顺序一致。
每做一个规则笔段时,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已经知道操作员当前要做的是哪一种规则笔段,于是在显示屏幕的右下角(屏幕图形区2,见图6)显示该种规则笔段的典型图形并在图形上显示出当前应点的特征点位置来提示操作员。当操作员点完一个特征点后,显示屏幕上的当前特征点随即消失,继而显示下一特征点的位置。当所有的特征点都点完后,该规则笔段就已做完,其压缩信息已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座椅靠背的铰接件
- 下一篇:玻璃钢辊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