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护海绵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101987000007510 | 申请日: | 198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24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照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照珊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湖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晓斐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海绵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防护海绵,其特征在于组份中包括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与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并用的改性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高压聚乙烯),用作交联剂的过氧化二异丙苯,有利于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高压聚乙烯共交联的三盐基性硫酸铅,以及使各种分解温度降低协调的氧化锌和硬脂酸,该组份比为: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或高压聚乙烯 30~70份
丁基橡胶 15~35份
天然橡胶 15~35份
氧化锌 5~8份
硬脂酸 5~8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 1.2份
三盐基性硫酸铅 1.7份
偶氮二甲酰胺 5~8份
碳酸钙 10~18份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海绵,其特征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高压聚乙烯的最佳比例为60份。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海绵,其特征在于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最佳比例各为20份。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海绵,其特征在于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最佳用量为8份。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海绵,其特征在于碳酸钙最佳用量为12份。
6、一种制造防护海绵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丁基橡胶与天然橡胶的互溶工序;该工序所采用的与上述两种橡胶并用的改性物质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高压聚乙烯,该工艺主要流程包括炼胶和硫化。
7、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炼胶条件为:
设备 XK-400热塑机(容量16~20公斤)
薄通 0.5~0.8毫米
投料 4~5毫米
出片 0.5~0.8毫米
投料前辊温 90±5℃
投料后辊温 80±5℃
出片前辊温 80±5℃
出片后辊温 70±5℃
时间 45~48分钟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硫化条件为:
硫化平板压力 130~150kg/cm2(同步)
柱塞下降速度约大于 30毫米/秒
硫化温度 150~155℃
硫化时间 10~20分钟
9、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硫化条件中最佳硫化温度为151℃。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硫化条件中最佳硫化时间为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照珊,未经马照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7000007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